谢百三:不要抢反弹 水皮:股市面临失控
导读:
李志林:制止恐慌要有务实手段
应健中:翻山越岭前的蓄势
桂浩明:中石油破发会成为止跌信号吗
谢百三:不要去补仓和抢反弹
水皮:股市目前面临失控的危险
李志林:制止恐慌要有务实手段
清明前后,当跌破3400点时,三大证券报连续三天发表评论,称"股市非理性下跌源于非理性恐慌"。4月14日创出3212点新低后,新华社又发文《股市切忌非理性恐慌》,但股市依然创出3078点新低,3000点岌岌可危!
对于已经失控的市场,要想制止"非理性恐慌"光空喊口号已经没用,而应切中时弊,对症务实。
要理直气壮地捍卫中国股市的估值标准在股指跌了近50%,多数股票跌了三分之二,同步发行的A+H股接轨、平均市盈率已降到20多倍后,最近,市场一些人又祭起了新的做空大旗:"所有股票都要向香港H股和美股十几倍市盈率接轨",于是,引发了中小盘股的恐慌杀跌潮。这完全是误读、误判和误导。
第一,混淆了市盈率的标的物。美国道指和香港恒指十几倍市盈率,是以30只和34只最大指数权重的样本股作为标的物,照理,中国股市与之有可比性的应是21倍市盈率的上证50指数。但是,目前从管理层到经济学家再到分析师,常以所有股票加权平均的上证综指25-30倍市盈率去与香港,美国样本股市盈率比高低,实在是犯了"异类相比"的低级常识错误。
第二,无视大盘股与中小盘股市盈率的差异。由于中小盘股的成长性、股本扩张能力、价值重估能力都强于大盘股,因而市盈率理应高于平均市盈率。美国股市将大盘股市盈率压得很低,以分红为其定价,而几十倍、几百倍市盈率的中小盘成长股比比皆是。例如,美国铝业0.70美元之业绩,股价高达39美元,近60倍市盈率;但中国0.82元业绩的中国铝业股价仅20元,25倍市盈率。又如,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百度325美元、搜狐、携程55美元,市盈率都在100倍以上。可见,中国股市中一大批业绩高成长,股本高扩张的中小盘股尤其是高科技股,几十倍市盈率是完全正常的,要它们与十几倍市盈率的美国大盘股H股接轨是极其荒唐的。
第三,对一二级市场采取双重估值标准。管理层对一级市场的高发行价采取的是"认可其估值合理"的标准,如中国人寿、中国远洋首发97.6倍和98.7倍的市盈率,万科,中信增发价95.8倍(31.5元)和70倍市盈率(74.91元);但一旦它们进入二级市场,则采取"估值过高"、"泡沫太多"的评判标准。对A股几倍甚至十倍于H股的高发行价,认为是合理,如中石化发行价4.22元(H股1.60元),中石油16.70元(H股1.1元),人寿18.88元(H股3.62元),平安33.8元(H股10.33元),40.6倍市盈率发行的紫金矿业7.13元(H股3.3元);但一旦它们上市,则又听凭A股股价要与H股接轨的说法。这种双重估值标准怎能不造成市场非理性恐慌?
第四,抹煞了不同经济背景和股市发展阶段股市的估值差别。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11.7%,上市公司业绩增长60%以上,均是美国的5倍;中国人民币的升值,美国美元则贬值;中国股市处新兴加转轨阶段,美国股市处疲软甚至危机状态;中国利率(4.14%)比美国高1倍多(2%)。在此情况下,硬要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向美国样本股看齐,岂不妄自菲薄甚至自残?
对十八年来以高溢价发新股、为国企三年扭亏服务,帮助银行股上市脱危、支持国企做大做强、顺利完成股改、达32万亿市值的中国股市来说,上证50的21倍市盈率、上证综指27倍市盈率完全有投资价值,管理层唯有坚决捍卫这一估值标准,才能取信于民有效消除市场的非理性恐慌。
对市场非理性下跌应有鲜明的态度一看前两年的涨幅。舆论常说,由于前两年从1000点到6000点暴涨了5倍,所以本轮下跌是合理的。其实,不能以最低的1000点为起点,而应以平均价值中枢1550点为起点,也只涨了2.9倍。
再看从2002年底--2007年底五年大牛市中各周股市涨幅的比较。俄罗斯+700%以上,印度+522%,迪拜+493%,巴西+371%,尼日利亚+419%,香港恒指+144%,香港H股+817%,而经济增长率最高的中国A股仅+220%,在新兴股市中涨幅最小,何况还有股改对价因素。
三看跌幅,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台湾股市在涨5倍后也只跌了48%。当局便收回征利得税的利空,股市便恢复上涨。1930年美国股市罕见大跌实仅跌34%,1995--1999年美国股市从3844--10787点,暴涨了5倍,随后只跌了32%便回升。而基本面最好的中国股市半年之中就跌了50%,堪为世界之最。
四看股价跌幅。半年内,绝大多数股票被砍掉三分之二,中石油、太保、建行等一批新股跌破发行价,定向增发股几乎都破发,同步发行的A+H股发生了倒挂,破净股票也相继出现,此惨状已基于05年6月998点时。面对非理性暴跌,指数快速被腰斩,作为对股市尤其广大中小投资者负有信托责任、以稳定为宗旨的管理层现应有一个态度,不可听任市场自然见底。
不救市,但要有防止大起大落的实质性的制度改进鉴于"救市"二字为管理层所忌讳,建议所有关心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人士拟改用"防止股市大起大落的制度改进"的说法,就不难找到对症下药的方法。
1、关于市场最恐惧的大小非解禁潮的冲击问题。既然国资委已率先将股改规定一年减持5%改为三年不得超过5%,为股市稳定作贡献,那么就不妨借鉴美国证监会对"关联人"持有股票流通问题的《144号条例》,对2005年《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作补充规定:①解禁的大小非每季度不能抛出超过总股本的1%。②出售10000元或500股以上要填写通知单,交有关部门。③不能因持有人职务变动而让限售股提前变现。若这样,可使大小非减持对市场集中冲击力分散化。
2、关于被市场视为"猛于虎"的增发压力问题。应提倡配股和发企业债券。对于增发,应严格对企业资本收益率的要求,对分红率的要求,将再融资方案的表决权交给再融资对象,再融资方案必须提出价格,并结合市场价的变动幅度来决定再融资的成功与失败,确实体现市场化,维护广大中国投资者利益,有效制止恶意圈钱行为。
3、关于中国投资者怨声载道的新股发行价问题。应控制在20倍市盈率以下询价,从源头上抑制二级市场泡沫。
4、适当时候降低印花税或改为单边征收。
5、年内停止红筹股回归,尽早推出创业板,以促进中国股市蓝筹价值和成长价值两种投资理念并驾齐驱,共创中国资本市场理性繁荣的新局面。
我相信,只要真正采取务实手段,那么中国股市一定会拨开云雾见青天,重现理性繁荣!(四川金融投资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
编辑:
lz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