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虽显过热中小企业待援
- 头条评论
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昨日发布,从数据的具体内容看,基本都与市场之前的预期符合,“波澜不惊”成为本次数据发布的基调。
但需要提及的是,官方数据与市场预期的一致化,与数据本身所带来的经济研判并非同一个概念。官方数据被市场提前预判到,能够避免因为预期出错而导致的震荡,但经济数据的核心要义在于分析未来的经济形势变化、判断调控政策的选择,对此却很难得到一致的结论。
最大的争议就在于经济是否已经过热。一季度GDP增速达到11.9%,由此结合去年四个季度增速看,国民经济总量增速的数据大体为6%、8%、9%、10%,乃至本季度的11.9%,经济总量的增长呈现出明显加速迹象。但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而言,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由此导致经济总量过热与经济结构偏冷并存一体。过热问题存在于投资领域,特别是房地产投资领域。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尽管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但这一速度也是比较快的,特别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中,第一季度增长达到35.1%,较去年同期增幅激增了3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总量经济数据,但是却反映出其他经济领域无法同步跟进的尴尬状况。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一季度GDP增速之所以达到高位,与去年同比基数偏低关系密切,而随着去年后三季度基数逐步抬高,将摊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此外,从物价指数走势看同样表明经济运行难言过热。一季度整体不过2.2%的CPI涨幅,不仅低于年度3%物价涨幅的调控目标,而且也低于一年期2.25%的存款利率。消费物价形势仍处于温和运行的状况,表明尚未出现需求拉动的经济过热问题。
无须讳言,从今年一月份至今刺激政策何时退出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焦点,而来自货币当局的政策操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频繁调控的趋向。年初至今,央行连续两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行政性干预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重启三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凡此种种都印证了货币调控措施的微妙变化。一季度看似“超标”的GDP数据,极有可能扩大刺激政策退出的预期,从而对经济体的运行产生前瞻性影响。比如经济实体开始担心信贷资金的持续收紧,并减少投资规划,以避免资金链条紧张所导致的经营冲击。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影响同样存在结构性特征,刚刚开始“追随复苏”的中小民营企业堪为首当其冲。中小民营经济复苏速度明显慢于大型国有企业,这一点从两个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对比可以清楚看出来,从金融危机爆发到去年7月份,代表民营经济的里昂证券PMI数据就一直低于代表大型企业的官方PMI指数,甚至长期分别处于牛熊市两端。换言之,民营经济的真正复苏是从去年下半年才开始,之前的复苏则是国有大型企业。究其原因,大型国有企业更容易得到政策资源,而民营经济则难以得到直接的政策扶持。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属性看,大型国企的复苏源于外力政策拉动,而民营经济复苏才代表了经济内生增长的提振。如果调控政策对后者会带来负面影响,显然并不利于经济发展模式的真正优化,甚至会强化投资拉动的路径依赖弊病。因此,宏观刺激政策需进一步重视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的需求。
□马红漫(上海 财经媒体人)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马红漫
编辑:
wang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