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烤验三峡:三峡对长江中下游影响到底几何(3)

2011年06月03日 14:02
来源:南方网 作者:鲍小东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烤验三峡:三峡对长江中下游影响到底几何(3)

5月28日,安徽石臼湖,渔民正在拖走渔网,突然而至的旱情让养殖户损失惨重。 (Alex lee/CFP/图)

中下游气候研究力量不足

在很多关心三峡的民间人士看来,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不仅在水面、陆地,更在天上,即三峡工程改变了库区周边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气候。

他们的理论相似,即三峡大坝阻挡了气流的正常流动,或者三峡水库形成了低压,影响了正常的大气环流,继而改变了气候,因此近年在我国境内频繁出现极端天气,如2006年夏季川渝大旱、2008年冬季南方雪灾、2010年3月西南干旱等,都怀疑与三峡工程有关。

在这些质疑声中,中国气象局以及相关的专家们均辟谣称,是全球性气候变化引起了极端天气,灾害均与三峡无关。

至于正在发生的大旱,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现在的手段和观测数据还没有依据显示三峡工程引发了长江中下游的旱情。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曾根据2003年到2006年的检测数据,比较1961年以来的数据后,未发现三峡水库蓄水后周边地区降水量的明显变化。他们的数据来源于“三峡库区局地气候监测系统”,该系统依托气象部门在三峡库区建有五十多个检测站,自1996年至今持续监测。

2008年、2009年,中国工程院所做的“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结论的阶段性评估”,较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研究增加了2007年的数据。这份评估报告显示,三峡库区各地,“2004年到2007年,蓄水后,各监测站年降水均比常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奉节站蓄水后年降水量减少最为明显”。

在库区及库周各地,评估报告认为,“沿江地带降水量除个别站点外,普遍较1971年至2000年的气候平均值减少2%至9%,长江以南的山地降水量比偏少为主,长江以北山地降水量除重庆、梁平、垫江等地外比蓄水前略有增加。另外,利用数值试验模拟的结果显示,三峡水库附近,由于水体增加,库区中上游降水增加,但在大坝附近及周边山地降水略有减少,但影响幅度并不明显”。

评估报告最终认为,“库区降水减少与整个西南地区的整体降水偏少的特征是一致的”,“更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对三峡库区降水的影响显然要比由于库区水位上升而产生的局地气候效应更为显著”。也就是说,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更大。

然而,以上研究只针对三峡库区及其周边,未将长江中下游纳入评估范围。不独气候,“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中心”共分为移民、水质、污染源等十几个子系统,子系统下建立了很多基层监测站,这些基层站均分布在库区周边,长江中下游生态与环境研究十分匮乏。

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透露,中科院和长江中下游各省份在长江中下游虽各有监测站点,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而且尚未建立基础数据共享机制”。因此,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气候的影响至今缺乏分析数据。

这一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在国务院刚刚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中,把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综合监测系统建设与完善等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针对不止的争论,翁立达认为,目前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把任何自然灾害都归罪于三峡,另一种则不承认任何自然灾害和三峡有关。“这都是偏激的,客观分析,这么大的工程肯定会带来影响,但影响的程度、范围要具体分析,现在说湖北大旱和三峡有关,早了点。如果要说有关系,要靠多年的监测数据说话,而现有数据时间太短了,从2003年蓄水到现在才8年”。

争论不休,干旱不止。有的渔民已投奔亲友,有的外出打工。5月27日,老渔民丁兴好正在给一艘小船加盖船篷,他计划于最近两天带上渔网,和老伴一起,弃大船,经纤细的河道,到洪湖的最深处去,在那里至少有水喝,还可捕鱼为食。

 

相关专题:多地大旱或推高通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wangft] 标签:长江中下游 三峡工程 三峡水库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