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中国目前是物价上涨 而非通货膨胀
凤凰卫视11月7日《财经点对点》节目播出“李扬:中国目前是物价上涨 而非通货膨胀”,以下为文字实录:
曾瀞漪:我们在展望2011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其实稍微一点的下降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
李扬(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金融研究所所长):对。
曾瀞漪:但是不能不关注的就是2008年的四万亿投资,究竟对于物价对于通货膨胀到底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这次我发现有两派很不一样的观点,一个观点就是确实我们目前的通胀率是挺严重的,另外一派说还好啊,您怎么看?
李扬: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有一个概念要理清,就是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包含物价上涨,但是通货膨胀这个概念有一个假定前提,就是说这个物价上涨主要是从需求面,特别是货币因素造成的,如果做了这个分别之后,我们认为中国目前是物价上涨而不是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并不是说是需求面和货币政策造成的。
我们其实不妨回顾一下,从上个世纪末到今天中国物价走势的一个经历,上个世纪末我们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然后刺激、刺激,到2002年物价回归正,然后那一年有一点物价上涨,当时舆论也是说通货膨胀什么等等,但是很快就平复了。然后是2004年,2004年那次现在我们也知道都是猪闹得事,就是猪肉供应的短缺。
曾瀞漪:蓝耳病的问题。
李扬:对,蓝耳病等等也是延续的时间不算太短,但是不到一年,采取了措施然后突然一下子物价上涨就消失了,要翻一翻当时的文献大家就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说通货紧缩了。第三次是06年,是在危机之前,那次是个农产品,另外新的因素就是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国际油价,铁矿石各种原料价格,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然后危机使得它下去了。现在恢复过程中全世界的恢复过程,一下子有了不均衡的发展,发达国家那边虽然是量化宽松、货币泛滥但是它面临的是通货紧缩的一些局面。而这样的一些泛滥的货币,通过国际收支进入了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是热钱涌入,反而是造成这些国家通货膨胀,是这样一个情况。
我们说这个情况事实上已经展示了一个图景,就是基本上它是实体经济在发挥作用,有金融的因素、会有需求面的因素,但是供应面的因素是比较强的,也就是我们认为至少十几年来中国的物价上涨主要是供应面的因素造成的,是供应结构局部的失衡。由于是供应面造成的,所以它的到来和它的消失,常常在我们预料之外,所以其实经济学家应当还是可以检讨的,我们预计不到它会突然涨那么快,同时也没有非常准确的预计到它什么的时候消失,就是突然一下子没有了,就是观察这个经历。
相关专题: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