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大蒜敲响警钟:还得给游资出路

2010年05月15日 15:53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别以为房价疯狂,其实大蒜更疯狂。有媒体报道,大蒜超市标价19元/公斤,一袋20公斤的大蒜两年前才两三块钱,今年这袋大蒜要价200元。短时间内大蒜身价暴涨100倍,比肉贵、比鸡蛋贵、比白菜贵。

看到这样的报道,实在让人惊讶,没啥理由大蒜贵过猪肉。

据说,大蒜身价暴涨百倍,理由有二:一是甲流在全球传播,人“吃大蒜杀菌防甲流”广为流传,国外对大蒜的需求量大增;二是由于前几年蒜贱伤农,2009年与2008年相比我国大蒜种植面积减少了一半,物以稀为贵。

细究之下,发现这两个理由可以让大蒜身价倍增,但不足以暴涨百倍,毕竟供求关系还没至于短缺到国内百姓没蒜吃的地步,而老外更不至于人人吃蒜治甲流,海外需求也是有限的。

很明显,这又是一种市场炒作,是人为地抬高商品价格,是一场流动性泛滥“后遗症”。山西煤改后,惯于炒作的大量游资撤离出来,目前的股市、房市又短期难以获得暴利,游资总是要找最易发财的路子,于是盯上农产品,人为地爆炒。

游资为何偏偏选择了既不是刚性消费品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大蒜?因为大蒜有着特别的属性。首先,炒作门槛极低:只需要一座仓库,大量现金,几辆卡车。其次,炒作方法简单:基本上要做的是掌握尽可能多的大蒜,然后哄抬价格,把大蒜从一座仓库转移到另一座仓库。更重要的是,炒蒜没有政策风险,不属于价格管制的“雷区”。

大蒜疯狂再次向我们敲响警钟:游资,不得等闲视之。松散的民间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游走于法律和市场的边缘。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游资恐怕会把市场炒得没完没了,炒完大蒜,炒菜心、炒猪肉,甚至炒药、炒水等,游资就是想赚钱,没有好项目,只能是“盲头苍蝇四处撞”,看到可口的就群起攻之。

对那些趁机发“国难财”的投机客,我们还得实施“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政府不能“心太软”。作为“有形之手”,政府须发挥打击囤积居奇、恶意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的宏观调控功能。另一方面,开创更多投资渠道,疏导游资,让它们往有利于增值、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产品投资。(马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北京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