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机构难获公众信任 医生称是否放开无碘盐已成死结(2)

2010年08月13日 17:36南方人物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Wolff-Chaikoff效应与“碘恐慌”

缺碘会得“大脖子病”,这个中国古书早有记载。《庄子》中就有关于“瘿病”的记载,这种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特征;晋代的葛洪在《肘后方》中也有用海藻浸酒治“瘿病”的记载。1920年代,一位医生在医学杂志上报告了自己利用每日9毫克碘剂治好少女甲状腺肿大的病例,人们开始用碘治病。

最初,为了补碘,人们需要每日服用药剂师开出的药方——通常是稀释的卢戈氏碘液。但这种方式,相当于要求正常人要每天服药,非常不便,有人便想到了把碘以一定比例加入食盐,公众便可以从饮食中摄取碘了。1920年代,碘盐在美国就已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当时的一位医生评论认为,“部分原因是宣传工作做得好,才保证了碘盐的普及。”

碘的宣传工作的确做得非常出色。二战前,碘甚至被很多医生当做可以改善人类百病的万能灵药,直到Wolff和Chaikoff那个备受争议的实验。

Wolff和Chaikoff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名研究人员,1948年,他们发表了在大鼠身上做的一次实验报告。他们给不同状态的大鼠腹腔注射用放射性元素标记过的碘,实验结果显示,当大鼠的血清碘浓度达到一定上限,其甲状腺便不会有放射性,也就是说,血清碘浓度过高时,大鼠便不再吸收多余的碘了。由此,两人得出结论,血清碘浓度过高,阻止了甲状腺激素的形成,从而导致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结节。不过,后来有同行指出,因为两人并未监测大鼠的甲状腺激素浓度,他们的数据只能得出甲状腺不再吸收碘的结论,而且,几只幸运的大鼠并未出现甲状腺结节。

针对最后一点质疑,Wolff和Chaikoff认为“那是因为大鼠是啮齿类动物,大鼠‘幸运地’避开了Wolff-Chaikoff效应。”

无论如何,自Wolff-Chaikoff效应开始,“碘恐慌”在西方世界流传开来。《碘医学史》中也写道:“自此以后,在医生们眼里,碘几乎从万能灵药变成了避之不及的瘟疫。”

与Wolff-Chaikoff实验有关的断章取义的流言还包括碘可以防原子弹的说法。直到冷战时期,很多美国家庭都会在家里备几粒碘油丸,如果碰上原子弹袭击,迅速吞服一粒,你的甲状腺就不会吸收“带有放射性的碘元素”了。

相关专题:

全民补碘15年:碘盐致病疑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原版《南方人物周刊》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珊珊   编辑: heqy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