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复苏缓慢 中国外贸如何跨"坎"对接国内需求?(2)
其次,外贸企业不熟悉内贸的规则和“潜规则”。业内人士指出,国内贸易尤其是采取直接进入大型零售企业的贸易,其交易制度一般是厂家需要支付“进场费”等通道费用,账期相对较长、非食品类商品要实行退换货制等;而出口遵循的是国际贸易制度,包括商检、信用证和保险制度等。外贸企业普遍难以接受国内这种回款账期长、收款难的交易制度。
“尤其是,百货商场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如进场费、广告费等让不少外贸企业望而生畏,所以企业只好又把目光聚焦在出口市场。”山东威海泰迪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业亮说。
政企合力推进一体化
目前,一些尝试内销的外贸企业突破重重困难逐步打开了市场,也有部分企业在国内市场遭遇失败。但参展企业普遍表示,内外贸两条腿走路比较困难,但是这条路必须要走下去,因为中国市场空间无限,而且立足国内可以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这就要求外贸企业要主动转变工作思路,积极创立自己的内销品牌,开拓产销渠道。”在内销市场上颇有斩获的山东银凤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靳绍样说,而且企业还要重视研发,加大创新力度,只要推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立足于内外贸市场。
同时,一些外贸人士建议政府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规范国内市场,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减少假冒商品对品牌创新产品造成负面影响,打消外贸企业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顾虑。并积极引进国际通行的经销和代理方式、品类管理等经营方式及技术,畅通“外转内”渠道,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此外,外贸专家还表示,我国扩大内需,鼓励企业两条腿走路,并非压缩外需,而是在稳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时,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因此仍要鼓励企业积极出口,保国际市场份额,维护和巩固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陈先锋、王攀
编辑:
huangsh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