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周冠五:国企承包制改革先驱

2009年09月09日 14:52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首钢周冠五:国企承包制改革先驱

周冠五

1979年,作家蒋子龙发表了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小说里,机电厂新任厂长乔光朴,对全厂近万名职工进行大考核,把不称职人员撤离岗位,使生产局面迅速改观。但在他进行改革的同时,也遭到了各种阻挠,一度陷于内外交困的境地。然而,在领导和群众支持下,他对改革依然充满信心。

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乔厂长”一时间成为“英雄”的代名词。

绝非巧合。那一年,和“乔厂长”一样,打破禁锢、推行改革的企业家,并不仅仅存在于小说中。

当年5月25日,国家经委、财政部等6个单位联合发文。确定京津沪8家大型国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改革。首都钢铁公司,成为其中之一。

厂长无权

请缨改革

首钢退休职工陈生志告诉记者,首钢当时是主动申请参加第一次国企改革试点的。

他回忆,在此之前的首钢,虽然厂区很大,但实际规模很小,只有一个炼钢的高炉。

另一位首钢退休职工张积武也说,那个时候首钢效益不是很好,国家下达多少任务就生产多少,企业没有额外自主获取利润的权力,工人的积极性也不高。

而为了企业发展、对于企业自主权的追求,在当时的首钢领导层,更为迫切。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时任首钢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的周冠五,虽然管理20万职工,但他却没有权力签字改造一个厕所。

上海社科院的研究员陶友之,曾对国企扩权改革进行专题研究。他认为,当时周冠五“没权改造厕所”的说法,“很有可能”。

他介绍,没有扩大自主经营权之前,国企的厂长实际上只是一个车间主任,完全听国家的,企业的生产销售都是国家计划好,按部就班地做就可以了。就算要盖一个厕所,也要国家的计划中有专项的使用资金才能去盖。

1978年10月开始,四川省率先对省内部分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

1979年初,敏锐的周冠五亲自组织报告,送交北京市和冶金部领导,主动请缨,争当改革试点单位。

当年5月25日,国家经委、财政部、外贸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物资总局、国家劳动总局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确定京津沪8个企业为国企改革试点,周冠五的申请,成功了。

两个月不到,1979年7月13日,国务院一口气印发五个文件,对扩权予以明确,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在利润分配上,给企业以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二是在权力分配上,给企业以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资金运用、干部任免、职工录用等方面的权力。

周冠五的改革,有了“尚方宝剑”。

“三个百分之百”

员工爱恨交加

周冠五推出的第一项改革举措,便令当时的许多员工“爱恨交加”。

他迅速推行“三个百分百”:每个职工都必须百分之百地执行规章制度;出现违规违制,都要百分之百地登记上报;不管是否造成损失,对违制者要百分之百地扣除当月全部奖金。

“新的制度实施后,大家的奖金扣得比较厉害。”陈生志说。

张积武透露,当时推行的岗位责任制“太严了”。比如说迟到一分钟,或者在车间不戴安全帽,都会被扣奖金。一般的违规最少扣罚一个月的奖金,严重的则要罚去三个月甚至更多的奖金。

此外,最严重者,还会被降职、撤职。

尽管有个别员工抱怨,但这项政策的最终结果“很成功”。据首钢石钢铸造厂原总工程师高伯聪回忆,这种责任、考核,奖惩三者结合一体的管理方式,使首钢的生产和工作秩序很快恢复。

此外,周冠五还集中所有大修基金,来修建首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二高炉。1979年12月15日,一座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二高炉顺利投产,并且不到一年半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计划经济时代",专项基金必须专项使用,就算账面上有钱,没有计划,根本不能动用。”陶友之称。

改革的前三年,首钢利润净额年均增长45%,上缴国家利润年均增长34%。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建国60周年:公司世家之国有企业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wangk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