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善达:不应把国际经济看得太重 增加内需应放首位

2010年04月18日 15:01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凤凰网财经讯 为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把握市场成长机遇,扩大高端商业人脉资源。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战略论坛于2010年4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凤凰网财经全程图文直播。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表示,很多研究人员把国际经济关系看得太重,我们无论如何应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来看,增加内需是对的,要增加内需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外贸出口的问题,而是因为国内的需求确实应该来增加,哪怕外贸即使在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把增加内需放在首位。

以下为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发言实录:

许善达: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讨论一下,现在中国现在所处的形势比较复杂,总理说今年是最复杂的一年,我觉得这个“复杂”不仅仅是一个国际环境的变化,说金融危机了,金融危机复苏的情况各国差别也很大,各国政府的政策现在协调性也比较差,有的退出了,有的没退出,现在全世界经济处在不是很稳定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说复杂是非常有道理的,符合今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实际情况。在这种形势下,一个国家要想做出一个决策,如果不能考虑到国内国外的很多主要因素是什么,我觉得要想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还是不容易的,需要一点政治智慧,才能够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的形势,制定出一些又适合当前,还能对长远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决议。

我前段时间也跟很多人讨论,我的看法就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的问题是在国内,不是在国外。我认为很多研究人员把国际经济关系看得太重,因为中国是开放度很高的国家,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影响很大,但是我觉得我们无论如何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来看,我们要把握住这一点。如果我们把国际的东西看得太重的话,就容易把我们的目光都局限到外贸,局限到进出口,局限到外汇,把这些东西的分量看得比国内还要重,觉得这成了我们国家最关键的问题,因为世界经济出现金融危机以后,很多人就觉得对我们国家影响最大的就是外贸出口会受影响。去年整个国家搞那么多投资,很大意义上也是为了对冲外贸进出口减少,促进GDP增长,进出口减少了,就要有一个补充因素,就要政府投资,很多人看到这个现象的时候,把国际经济对中国的影响我自己觉得看得过重。中国真正的主要的经济问题还在国内,国内的问题,我们一直提需求不足,增加内需,我们对增加内需这个说法,还没有从应对金融危机的角度走出来,似乎是因为金融危机了,外贸出口受影响了,美国没有钱买中国的东西了,欧洲没有钱买中国的东西了,所以我们要增加内需了。

我认为增加内需是对的,但是这个逻辑是不对的,要增加内需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外贸出口的问题,而是因为国内的需求确实应该来增加,哪怕外贸即使在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把增加内需放在首位。所以增加内需的原因,这个方针是正确的,但是原因不能仅仅局限在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的购买力降低了,他们金融危机了,所以我们才要增加内需,我认为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我们需要增加内需的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外需的减少,这是一部分原因,所以我们增加内需这样一个方针,不应该把它看成是和世界金融危机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要跟它联系在一起的话,今年世界金融危机已经开始过去了,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复苏了,是否要坚持增长内需呢?这个问题就提出来了。如果我们以那个逻辑,因为外需减少所以增加内需,现在外需增加了,内需是否可以不看得那么重了,或者增加内需的方针是否要做一下调整,我觉得这个理解是不对的,是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的。

我的看法,我认为内需的不足,这个问题已经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问题,至少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已经呈现出内需不足的局面,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居民消费率下降,内需足不足,曾经有一个观点,说我们的消费一年增长5%、增长6%,增长7%,增长速度很快,美国增加1%、2%,我们增加7%,怎么还能说我们内需不足呢?美国增加1%、2%,你都没有说美国内需不足。用我们的消费增长7%作为理由,不承认我们内需不足。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内需足不足,不是根据增长率来看,而是根据整个社会的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来看,根据产能所能提供的供给,和消费包括投资所产生的需求,这个能不能匹配,不是说我消费增长了7%,内需就没有不足了,不是的,假设产能增加20%,那还是需求不足。所以内需是否足,不是看本身消费的增长率,而是要看整个社会中投资所形成的产能,这个产能所提供的供给,和消费需求是不是能够匹配。匹配了,就是内需足,如果不匹配,供大于求,尽管消费也增长了,如果供给增长速度超过消费增长速度,还是内需不足。所以我觉得对我们国家的内需不足的判断,跟谁相比是足还是不足,我们得搞清楚。我看到了一种说法,认为我们消费一年增长6%、7%,怎么还说我们需求不足呢?我觉得这个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相关专题:

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战略论坛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wangf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