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15晚会,家乐福因白条鸡充当柴鸡出售,欺骗消费者被曝光。[详细]
价签问题引发“欺诈门”,家乐福中西部地区媒体及品牌总监作出回应:“不能说频频出错 是没及时更新标签”。[详细]
家乐福上海20家门店6000多名一线职工的收入长期徘徊在全市最低工资线。从1998年至今家乐福上海职工的实际月收入增长了不到50元,而这期间上海的最低工资翻了3.45倍。[详细]
那一年,远道而来的法国家乐福,带来了新的供销模式:它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批发商,把供货商手里的商品一次性买断,然后再转身变为卖家,小幅加价卖给顾客。这样,供货商开出的价码不断被压低,家乐福里的商品也就越来越便宜。低价很快吸引了中国百姓像潮水一般涌来。[详细]
当时的政策限制让其他几家洋超市望而却步,惟家乐福敢做“擦边球”式的冒险。以首家在华店铺北京国展旁边的创益佳店为例,家乐福先是和一家名叫“中创商业”的中资公司合作,在中国注册了合资的“家创商业管理公司”。但按照相关规定,商业管理公司不能投资。于是,中创商业公司又注册了一家空壳的商业公司“创益佳商城”,作为中创全资的子公司。最后,创益佳公司把一切业务全部托管给了合资的家创商业管理公司。作为大股东,家乐福自然而然地介入了北京创益佳公司,在所经营的超市中打出了醒目的“家乐福”招牌。[详细]
依葫芦画瓢,家乐福很快在上海、深圳和天津也找到了合作伙伴,它还利用了当时中国各地“傍外资”的迫切心理,成功获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取得了营业执照。到1997年,家乐福在中国已经全面领先其他洋超市,立志要做“中国零售市场的领先者”,它制定了一个涵盖华北、华南、华东等多个区域的庞大扩张计划,经营的触角也开始向广袤的中国腹地延伸。[详细]
专家认为,“家乐福模式”在日本、韩国法制健全的市场,遭遇了来自市场、政府隐性或显性的抵制,一块大利润被切断,而在中国却能如鱼得水,要归因于中国现代商业发展不成熟、市场法制不健全。中国生产企业产能太大,销售终端在博弈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企业为了生存,只能忍气吞声。现如今,市场环境相对宽松的中国俨然成了家乐福的“救命稻草”。[详细]
自2009年开始,家乐福在中国开始面临店面数量和营业额双输的局面。2009年家乐福开店22家,主要竞争对手沃尔玛开店数在50家以上,门店总数第一次超越家乐福。从营业规模上看,竞争对手大润发以404亿元人民币的总销售额超越家乐福排名外资零售第一;而在更能反映零售行业竞争力的单店盈利能力上,大润发更是以每店3.34亿元的成绩领先家乐福将近1亿元。[详细]
不积极建设与供货商的战略关系,以后还将遭遇更大的困难。有评论人士认为,家乐福在入场费问题上,在国内和国外受到了不同的待遇,要归因于中国现代商业环境不成熟,市场法制不健全,政府管理不到位。但在家乐福的压榨下,毕竟还是有些供应商已经觉醒。一些大型企业在经历种种阵痛后,勇敢地向家乐福说“不”,维护自身权益、维护本土企业权益的抗争,为众多的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而随着中国流通市场的法制化和诚信环境的建立,“家乐福模式”也必将面临调整。[详细]
凤凰网 财经中心 出品,欢迎收藏
策划:黄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