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回顾经济改革30年历程 肯定四大举措奠定全局

2008年12月03日 20:20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记者 白龙 张海燕)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今天上午通过电话连线做客人民议事厅,畅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话题。吴敬琏回顾了自己亲历的中国经济三十年改革历程,肯定中央四大举措奠定中国经济改革全局。

作为市场经济的积极推动者,吴敬琏见证和亲历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全过程。回顾这个过程,吴敬琏感慨颇多。谈到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吴敬琏认为中央有四个重要举措划定了经济改革的全局:

首先是商品价格的基本放开。按照一九八六年拟议的配套改革,是以“先调后放”、实现商品市场的自由价格制度为重点的。这项对于形成市场制度极其重要的改革虽然没有能够在一九八七年如期推出,但在一九八八年以后的宏观经济紧缩即“收拢货币”的条件下和在一九九二年改革的新高潮中却顺理成章地实现了。这意味着商品市场的基本形成。

其次,是根据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从一九九四年开始了以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方面为重点的改革。这一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为宏观经济管理奠定了基础。

再次,根据上述《决定》和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一九九五年开始了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一九九七年的中共“十五大”,特别是一九九九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除极少数需要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所有国有企业都要进行股份化改制,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改制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独资集团公司下属的二级企业)大多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搭建起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一九九九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多种形式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开始了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工作。根据“十五大”决定,这项工作包括三项主要内容:一是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有进有退”的“布局调整”,缩小国有经济的范围;二是努力寻找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三是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所有制结构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内容,是“放小”,即“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国有企业,包括“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在世纪之交,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和基层政府所属的乡镇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整体出售、公司化等多种方式实现改制。这为民营经济增添了一大批生力军,成为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最坚实的基础。

相关专题:

建国60周年:经济变革之体制变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白龙 张海燕   编辑: heqy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