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民航业腐败乱象(4)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
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
现在我来告诉你,其实历史从来没有变化,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
——《明朝那些事儿》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缓解巨大的商品供需矛盾,中国曾试行把同一商品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在计划内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在计划外则按市场价格出售,这就是“价格双轨”。这种价格双轨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中国价格模式转换,推动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把市场机制逐步引入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生产与交换中。但另一方面,在经济过热、供求矛盾尖锐、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高低悬殊的时候,这就给了一些官员与不法之徒大量的寻租空间,于是,有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中国的“倒爷经济”由此拉开序幕,并催生出中国第一批“权贵资本”。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逐渐完善,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价格双轨制逐渐消失,不再具有合法性。然而,“改头换面”的价格双轨制却从来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一直出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
除了航线时刻审批,中国民航的另外一个寻租黑洞便是由集中的时刻审批而衍生出来的包机业务。要想经营某条航线,唯一的途径就是报批。包机公司看中了某条航线,需要先向相应的地区管理局报批,再由民航局审批。先拿到航线经营权,再申请航班时刻,此后再转让给其他航空公司。在一系列的审批和转让过程中,铸造了巨大的寻租空间。
早年间,包机业务红火时,一些公司直接将一些热门航线的包机承包下来,随后卖给旅行社。以北京飞三亚为例,如果包一架737飞机,包机费用在二三十万元,中间商的利润多在20%上下。
与民航华北局原局长黄登科案有关的庞汉章,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民航包机业务的商人,上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航空包机,以销售机票起家的他于1993年6月在湛江注册成立了日美航空,并逐渐在民航业内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而2009年的一次审计则将庞汉章与南航的多条航线“包机”业务曝光。据消息人士说,庞汉章通过贿赂黄登科,获得后者掌握的首都机场始发航线航班时刻,再将其中部分时刻倒手卖给南航。
“你去申请时刻,管理局会拿出时刻表告诉你,都满了。”一位民营航空的高层透露,这时候你去找关系更铁的中间人或者包机商,也许被“藏起来”的航线和时刻就都又有了。
其实张志忠案与黄登科案没有关联,却被黄登科牵扯出的另一位从事包机业务的传奇人物将两人牵扯到了一起。
这个人便是北京“雅宝路女富豪”魏景波。她曾活跃于上世纪90年代的雅宝路,那是这条以“俄罗斯外贸”著称的街道的黄金年代。一位业内人士说:“那个时候,中国的飞机飞到俄罗斯过海关很麻烦,但如果是俄方包机往往会被灰色清关。”有货、有飞机,魏景波只需要打通最后一道阻碍就可以畅通无阻——这就是航线经营权和航班时刻,而这些资源恰恰掌握在当时任职民航局运输司的张志忠手中。魏景波做的,就是这个“生意”。
显然,行政力量对重要资源的控制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价格扭曲的背后,是利益分配的扭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