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智囊称收入分配改革大车拉不动 改革部门本身就是阻力(4)
改革部门本身就是阻力?
几乎每个人都在问,收入分配改革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有人说是既得利益群体,有人说是城乡二元体制,也有人说是行业垄断。
“都对,这些都是阻力。但是,我认为,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推动改革的方式。”上述官方智囊甚至这样认为——实际上,参与改革的部门本身就是阻力。
收入分配改革是由发改委牵头、多部门参与的方式下进行的。他对“由一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改革模式非常反对。
他认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迟迟不能公诸于众,很大原因就在于这种模式下部门之间的利益较量。
在部门分割的体制下,部门之间缺乏规范的磋商沟通机制,牵头部门往往需要付出极大协调成本,加上部门之间利益的博弈,改革方案的出台极其困难。
“它太倚重于一个部门,这些部门协调起来非常困难,协调就是要达成一个共识,结果是那个牵头部门已经非常疲惫。”他指出,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越是宏大的改革主题,越是从枝节入手,结果是宏大的改革思路碎片化,碎片之间盘根错节、相互掣肘,最终宏大的改革思路难以实现。
然而,这恰恰是我们国家政策制订中,最常用的模式。这种模式下,每个部门往往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
他举例,比如,在调整利益结构分配时有人提出,垄断行业现在都是国企,超额利润要回归社会,因此国企要提高上缴的利润到 50%。但国资委就不干,它要维护国企的利益。
以此逻辑:政府在收入分配改革的总体框架设计上,要从部门职能中超脱出来,从全局的视角考虑,才不会出现制度和政策相互掣肘。
“中央要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心,有勇气打破垄断,这是最关键的。”
汪玉凯也在呼吁,中央决策层应当要下决心,敢于触动利益集团,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整体格局。“但实际上是部门利益在主导我们的整个政府治理过程。”
“现在看来,方案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各部门是相对满意的,但老百姓可能不会满意。”知情者猜测。
“我们要限制高收入,提高低收入,但是,低收入的人,他们的意见有没有被听到?他说的话起不起作用,能不能影响到决策?通过什么方式,能让他们的意见被听到?”
这些都是问题。
“几个部门相对满意,社会不满意,这叫什么公共政策?我们是要平衡部门间的利益还是要平衡社会的利益,这是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有一个程序公正的政策制定过程?我们的工资方案是不是应该在社会上广泛征求各个不同阶层的意见?是不是保证老百姓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知情权?
他最后提醒:很多人利用改革谋取个人、部门的利益,收入分配改革就有这种倾向。
相关报道:
官方态度: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郭芳
编辑:
mad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