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2010年02月26日 21:05中国产经新闻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继《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后,中国体育产业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据了解,《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日前已通过国务院审批,进入最后修改阶段,近期有望公布。其中,体育赛事活动等将成为政策扶持的关键。

“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在中国,产业化程度并不高,与它们差距明显。”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教研室教授赵钢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只有0.7%,仅为美国贡献率的1/16。美国体育产业年产值是汽车制造业总收入的两倍,约占GDP的2%;澳大利亚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1%;英国体育产业年产值约为70亿英镑,超过汽车制造业和烟草业的年产值……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巨大差距正意味着巨大发展空间。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文义预计,中国体育及其相关产业规模在未来将达2万亿元。

“我们非常看好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涛表示,2010年我国体育运动服装市场的销售收入即将突破90亿元,而研究结果显示,未来我国体育用品市场每年的增速不会低于20%,体育产业的增速将不会低于15%。

除了体育用品的制造销售外,在国内体育产业中,体育赛事被认为是最具挖掘潜力的。“应该说,体育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巨大机遇,但作为核心而言,体育赛事的投资前景最为看好。”作为国内体育产业的资深人士阮伟表示。

事实上,体育赛事恰恰是此次指导意见中扶持的重点。

大众参与是体育产业发展首先要考虑的。从消费能力的角度看,通常球类赛事为大众所熟知,人们参与度也比较高。比如说,篮球、网球、高尔夫球等。从产业的关联度看,体育赛事带来的商业价值也不可低估。”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祁述裕教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专家们表示,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如NBA联赛、英超等高水平联赛通常会带动城市旅游、商业、传媒业等,所形成的产业规模非常可观,并且明星运动员的经济价值也相当惊人。

“成功的体育赛事就像引擎一样能带动相关体育产业甚至其他产业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国内缺乏像NBA那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张涛表示。而真正成功的体育赛事则有赖于真正成功的市场化运作。

“体育产业市场化运作,首先需要改变管办不分的体制,这是基础和前提。”多年研究文化产业的祁述裕教授告诉记者,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相似性。“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包办是不行的,必须以企业为发展主体,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进行运作,政府在其中主要扮演指导、监督和服务的角色。此外,还需要使行业协会更好地发挥其职能。”

“在体育产业化的改革中,还应该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政策允许的体育产业领域,最终形成多元所有制并存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中小企业还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祁述裕表示。据了解,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体育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了农业、铁路、保险、电力等主要行业,既是朝阳产业,也是绿色产业。

“发展方向上也需要转变。”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教研室教授赵钢告诉记者,奥运会过后,中国体育产业已经到了转型期,理应进行结构调整,由竞技体育为主转向群众体育为主。金牌数量的多寡与体育产业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对等。

为此,有关专家建议,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可以在三方面进行,一是体育用品生产,二是大众健身服务业,三是体育比赛的观赏性。三者共同发力以支持体育产业链的循环发展。

相关专题:

体育产业振兴规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wangk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