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盐业自上而下形成官僚体制 十二五期间难改革

2011年03月25日 22:05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彭亮 姜雷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彭亮 姜雷

上周三,全国主要省份的盐业公司、盐务局的官员们都来到了北京,参加盐行业内部的一次闭门会议。他们在经过热烈的讨论后,达成一个共识——食盐专营制度是正确的。

这意味着,已经运作十年,将于今年开始推行的盐业体制改革可能还是难觅其踪影。

原本,今年将有100家食盐生产企业进入销售市场,从而打破食盐专营局面。

不过,计划真的赶不上变化。

在上周的闭门会议中,很多省份的盐业机构代表都提到了两周前发生的食盐抢购事件,他们认为,食盐专营制度在稳定市场、保证供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盐协会理事长董志华总结称:“食盐专营过去需要,现在需要,今后仍然需要。”在董志华看来,这次食盐抢购,完全证明了我们盐行业坚持专营是正确的。他表示,食盐专营今后一段时间仍然需要,也可能以后总有放开的那一天,但是现在看来近期不可能。

坊间说法称,在中盐协会和中盐总公司的多方斡旋下,盐业体制改革在十二五期间都很难突破。

专营是非

接近发改委的人士称,盐业体制改革已经陷入僵局。“具体下一步如何改革,何时放开专营,都再度成为未知数”。

上述人士称,2月底,中盐协会还就盐业体制改革与发改委体改司领导交换了意见。“双方从最初观点矛盾冲突,到现阶段开始理解行业意见,采纳协会建议,也就是说明年肯定还是专营,最快全面放开也要等到2016年”。

在上周的内部会议上,包括广西、云南、江西多家企业代表都在会上强调了食盐专营的必要性。董志华表态说:“如果2011年放开,后果不堪设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抢购再一次证明了食盐专营政策是英明的、正确的,是完全必要的。”

董志华总结说:“食盐专营过去需要,现在需要,今后仍然需要。”他强调,通过这次事情,各方面对盐业的认识更加深刻。之前对盐行业的一些误解也能够扭转。盐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得到了全社会的认知、认同,坚持食盐巩固专营更加有利。

在盐业行业内部,由于实行专营,中盐集团以及各地盐业公司掌控着工业用盐以外的所有盐业销售市场,每年通过计划和订单方式给生产企业确定产量。

不仅如此,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的盐业公司和盐务局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盐业公司既是食盐和工业盐的经营者,同时又是盐业管理的政府管理部门,还掌握着生产企业赖以生存的食盐计划制定权。

中盐协会正是这个利益体的代表。资料显示,中盐协会成立以来,前四届理事会与中盐公司均是 “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现任中盐协理事长董志华在1995年至2004年九年间同时担任中盐公司总经理和中盐协会理事长。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每年能否获得食盐生产计划指标,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在获得指标过程中,拉关系、找熟人造成的腐败问题,已经是盐业内部的半公开秘密。2007年浙江盐业系统出现了建国以来最大腐败案,涉及10个县市,其中杭州市盐务局领导班子全军覆没;2008年,广东盐业总公司也出现腐败窝案。

有媒体报道称,生产企业的食盐以450元/吨卖给中盐集团以及各地盐业公司,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变成2000元/吨至2800元/吨。

湖北盐业公司相关人士称,之前盐业体制改革的推动,生产企业也是幕后推手。2009年,曾经有20多家企业联名上书要求推动盐业改革,允许生产企业进入市场。他透露,中盐协会维护专营体制,主要还是为了销售企业的利益,并没有更多考虑到生产企业。希望维护专营的基本就是各地负责运销的盐业公司。希望推动改革的则包括拥有上游资源的部分盐业公司和食盐生产企业。

 

相关专题:盐业改革全民大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heqy] 标签:盐业 食盐 董志 生产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