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改革陷入僵局 既得利益者上报中央欲全面推翻(2)

2010年03月19日 07:48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三种意见的博弈

任何一项改革,最终都会归结为改革者和被改革者的利益斗争,而此次盐业改革的斗争焦点在于“两年过渡期”。目前围绕着“两年过渡期”这个时间进程,引发了“急、中、缓”三种意见。

“激进派”的代表之一是部分政府部门。盐业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近十年,从2005年开始连续四年,由国办转发的全国深化体制改革年度工作意见中,对盐业改革的方案都使用了“研究”一词,而到2009年,却使用了“制定出台盐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这样的词句。显然,政府对于盐业改革的态度比较急迫。

制盐企业也是改革的积极倡导者。2009年10月,国内28家盐业生产企业签署报告,要求对盐业改革实行两年过渡期,2011年后完全放开食盐专营。

但是,另外一些政府部门则认为应该采取温和措施。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俞建国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取消食盐专营的条件尚不具备,两年期改革时间过于仓促,应该谨慎进行。

由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撰写的《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研究》报告则认为,改革宜稳妥推进,安排3-5年过渡期,采取三步走战略,逐步放开专营制度。这一建议也得到了中国盐业协会的赞同,认为这样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同时渐进的改革方式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改革所带来的风险。

“缓行派”的代表则是中国盐业集团,认为应该打破以省为单位的分层专营制,实现全国集中统一的特许专营制度,形成以经济区域为单位,建立大配送中心。

不难看出,不同的声音的背后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并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利益斗争。

挡箭牌能挡多久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开放的盐业体制,但我国盐业改革启动近十年,专营体制为何每次都能侥幸逃脱“被改革”的命运?分析人士指出,原因就在于专营体制获益者扛出一面“碘盐覆盖率和食盐安全”的挡箭牌。

2001年,国家经贸委盐业管理办公室曾着手对食盐管理体制及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准备进行废除专营体制的改革探索。但这一改革受到盐业公司以妨碍补碘为由进行抵制,并多方上书,导致方案一拖再拖,最终国家经贸委解散,改革不了了之。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盐业是要重点推进的改革之一,盐业改革再次提上日程。反对者的理由仍然是“事关国民补碘,不可轻易开放”,历史似乎再次重演。

“中间派”和“缓行派”都强调,市场化改革方向值得肯定,但要在改革的同时处理好各种问题,最值得担忧的是碘盐的普及率和食盐的质量安全,因此要有足够的过渡期。

中国盐业协会指出,实行多年的食盐专营体制对提高碘盐覆盖率起到了绝对作用。如果彻底放开,大城市所受影响不大,但小城镇和偏远山区则由于成本大、利润薄,不仅碘盐普及很难保证,同时也会有劣质盐和工业用盐流入食用盐行列的危险。

此外,如果立刻推行改革、完全放开食盐专营,各地基层盐业公司也将面临很大的冲击,职工安置等工作需要妥善解决。

然而,针对“碘盐普及率”这面挡箭牌,盐业改革小组在《意见》中明确指出:普及碘盐并非必须以食盐专营为前提,食盐专营也不是普及碘盐的体制保证。相反,取消专营后市场充分竞争,碘盐普及率反而会提高。

实际上,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碘盐销售都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只有我国依靠成本高昂的食盐专营体制来普及碘盐。盐改小组认为,正是由于食盐专营、售价虚高,导致部分偏远贫困地区用不上碘盐,诱使非食用盐为赚取食盐专营的超额利润而冲击食用盐市场,影响了碘盐进一步普及。

盐改小组表示,将食盐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分别由质监、工商和食品药品管理部门负责,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盐业市场的监管力量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盐业改革全民大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周婷 王锦   编辑: heqy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