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渤入疆首倡者电话打爆 操刀老板称领导已下令封口(3)

2010年11月30日 11:02北京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两个首倡者

霍有光,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这几天,他在网上有了很多新的“头衔”:“异想天开的疯子”、“科学界的牟其中”……一切都源于“引渤入疆”引发的空前争议,而他作为首倡者,言论多次见诸媒体。

霍有光不以为然。他笑呵呵地说:“还有人说我是‘叫兽’呢,我说我就是‘叫兽’,我是一个叫喊科学的野兽。”

而公认的另一位首倡者,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陈昌礼,因为年事已高,未接受媒体采访,也避免了被直接攻讦。

两位学者在现实生活中并无交集,各自提出了“海水西调”的设想。两种设想区别很大,但相同的是,想法的诞生颇有“灵光闪现”的偶然。

地质勘探出身的陈昌礼曾回忆,他的灵感来源于1992年的伊犁之行,从果子沟到伊犁盆地,一路绿色,“我就想把新疆所有的地方都变成伊犁,而关键就在于缺水。”

他分析得出,伊犁盆地尽管地处沙漠腹地,但降雨丰沛的原因有三:地处西风带、有西开口的八字形高山冷凝系统、有大西洋及欧亚大陆水汽汇聚。

这一发现一直到十年后才发表在《中国工程科学》杂志上,这三个条件后来被媒体称为“陈氏定律”。

也是在这篇题为《海水西调与我国沙漠和沙尘暴的根治》的文章中,陈昌礼完整地提出了海水西调的设想。

他认为,新疆具备增雨的两个条件,即西风带、高山冷凝系统,惟独缺少水汽源。这个必备条件可以通过海水西调来实现。只有海水西调才能实现大流量和持久性调水,每年调水1000亿至2000亿立方米,历经100年,在西北形成大约10万平方公里的人工湿地。

霍有光则自称,他的灵感诞生于1995年秋季。

在北京西站的候车大厅里,正在等车的霍有光望着墙上的中国地图突然愣住了。他从西到东在地图上比对着中国八大沙漠的位置,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浑善达克沙地……他用手量了一下渤海到沙漠的距离:并不遥远。

候车大厅嘈杂的人流中,霍有光很兴奋:“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渤海水引入新疆,镇压沿途的大沙漠,解决干旱问题呢?”

在近来对霍有光的争议中,众人质疑的是他的身份——哲学系教授和档案馆馆长,和水利完全不搭界嘛!

霍有光对此哭笑不得。其实,他真正的专业是地质学,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后在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研究所工作二十多年。哲学系教授的身份,倒是他后来从事的科学技术哲学史研究和教学所赐。而他同时还兼任着生态环境和现代农业工程中心教授。

霍有光说,从一个地质研究所的技术员开始,他走过了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最干旱的地区,曾经早上用一杯水刷牙洗脸,晚上继续用这杯水洗脸洗脚。

所以,霍有光借用了爱迪生的名言,他自称,产生“海水西调”的想法是1%的灵感,另外99%来自几十年地质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思索。

“受环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尤其是横亘我国北方的条带状沙漠由于几乎没有水资源,不仅环境无法改造,反而以每年新增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沙漠化进程。”

霍有光说:“没有水,你才知道水有多重要。”

1997年,霍有光在《科技导报》发表了《西调渤海水改造我国北方沙漠生态环境的设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海水西调”的概念。

相关专题:

引渤海水入新疆工程惹争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董少东   编辑: heqy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