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渤入疆首倡者电话打爆 操刀老板称领导已下令封口(6)

2010年11月30日 11:02北京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不可行性论证

相对于很多当事人在舆论重压之下的躲闪和闪烁其词,“海水西调”首倡者之一的霍有光倒是颇为镇定。他一直在饶有兴趣地关注着媒体对他的报道和评价,他有自己的博客,他看所有人的留言,他说最近的主要工作就是解答质疑。

比如有人说海水进入沙漠会大量渗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霍有光反问:“内陆的咸水湖也不少,你看哪个污染地下水了?”他从地质学的角度解释说,沙漠其实只是表面一层沙子,而且并不深,下面就是岩层,岩层根本渗不下去水,只要水源足够,沙漠其实是天然的大水盆。

有人说“海水西调”工程造价将是天文数字。霍有光认为,“海水西调”不仅能固沙治旱、开发能源、发展产业,它还将改变整个北方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受益者将是整个中国。

“这是能用钱算得清的吗?”他瞪大了眼睛。

而且,他对造价进行过严密分析,如果采用管道输水,“海水西调”不会超过西气东输,如果管道和明渠并用,“海水西调”也不会超过南水北调。

霍有光论述“海水西调”的基本原理是,以海水填充中国北部八大沙漠,形成人造海。人造海可以遏制沙尘暴,发展人造海养殖业、盐化产业及周边的绿化、种植、旅游等沙产业;另外也可作为水汽供应源,湿润北方气候,增加降雨量。按他的设想,西调渤海之水不会改变我国陆地上任何一个地区原有水资源的数量及配给。

然而,无论霍有光的理论多么自成其理,这些美好的愿望还是被逐一驳斥。最猛烈的打击来自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的战略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上,十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彻底否决了“引渤入疆”的构想。他们认为:无论是从气象学的角度,还是新疆的地理条件,以及海水淡化的技术难度、经济成本来看,“海水西调、引渤入疆”的想法都是一个“伪科学”。

据说,一名与会的泰斗级水利专家在发布会开始前就表示,“‘海水西调’,只能论证其不可行性,而不是可行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中心原主任李泽椿在发布会上说:“我和我的同事讨论(海水西调),大家都不想讨论,因为它忽视了大气物理上的最基础的原则,不是有了水汽就能下雨。”

在他身旁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副主任宁远研究员直言,无论是管线展设、工程造价还是终极水的配送,这个题目都“没法想象”,只属于“科幻题材”。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则表示,如果我们大量抽取渤海的海水,渤海的水量将从黄海补充,而黄海海水的盐分比渤海高,这样一来势必会给渤海的整个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那么多的海水调过去,渤海和新疆的生态最终都会恶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石玉林补充说,“假设调运1000亿吨海水,海水的含盐率为3%,就将产生30亿吨盐,而如何处置这些盐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新疆很多土地目前盐碱化灾害已经十分严重。”

主持发布会的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则有意为“引渤入疆”的争论画上句号了。

钱正英表示,早在2007年9月,中国工程院就组织开展了“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的战略研究”等重大咨询项目。鉴于近期公众对新疆水资源问题的关注,项目组决定召开这次发布会,并将尽快公布全部的研究成果。欢迎公众关注项目研究成果并进行评论,从而能够更深入的对新疆水资源问题进行思考。这样,关于引渤海水入新疆的争论自然就会淡化。

相关专题:

引渤海水入新疆工程惹争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董少东   编辑: heqy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