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楼继伟:海外投资策略未变 大宗商品是重点
见习记者 郑智 北京报道
7月以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密集宣布四笔针对能源、矿产企业的海外投资,引起全球瞩目。甚至有评论称,其投资风格急剧转变,由金融产品组合转向针对大宗商品生产商的直接投资。
但是,10月28日,中投董事长楼继伟在“2009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表示,中投资产再平衡的投资策略一直没有改变,同时大宗商品也一直是中投的投资重点。在全球中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上升的情况下,中投倾向于将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和房地产作为通胀对冲工具,目前还准备投资基础设施领域。
同时,鉴于金融市场逐步趋稳,实体经济下滑的速度趋缓,中投在今年二季度放弃了2008年年中以来“现金为王”的策略,通过分散投资时点和资产类型,在控制总体风险的基础上,加快了投资进度。楼继伟称,目前中投境外投资资金的一半已投资出去,总体保持浮盈状态。
转身大宗商品背后
就在楼继伟此番演讲的两天前,中投刚宣布其全资子公司福布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30年期高级有抵押可转债方式,向加拿大南戈壁能源有限公司投资5亿美元。南戈壁是一家在加拿大创业板上市的煤炭开采及勘探公司,其主要资产位于蒙古。
而今年7月至今,中投主动公布的投资还有三笔,投资对象均为大宗商品生产企业——分别是俄罗斯石油公司诺贝鲁(Nobel Oil Group)、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泰克资源公司(Teck Resources)。
楼继伟表示,大宗商品及其生产商一直是中投的投资重点。中国经济增长与大宗商品价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中投可借此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
既然是一贯的战略,为何又在今年7月到10月间密集交易?楼解释说,投资这些项目普遍在半年多前就开始运作,当时大宗商品价格被低估。此轮金融危机开始前,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是最为明显的泡沫资产,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而随着资产价格的破裂,这一价值开始显现。
另一个现实的考虑在于,中投对中长期通货膨胀的预期愈加强烈,因此将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和房地产作为对冲通胀的工具。
不过,楼继伟否认了中投投资大宗商品是为了配合中国的能源战略。“我们关注的,并不是‘拉回’多少吨石油,而是中投投资的石油企业股票是不是更值钱了。”他说,中投的战略是商业性的,追求风险调整后的长期投资回报。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