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途纯涉非法吸储背后:与地方政府对立是关键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贺文 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数日前已经被株洲市警方带走调查。对于李被警方带走的原因,一种说法称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而一位接近李途纯的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透露,“非法募资”是欲加之罪的说辞,关键原因是李途纯最近的做法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直接与托管太子奶核心资产的株洲当地政府相对立。
“非法吸储”源于何?
上述接近李途纯的人士6月15日向经济观察网记者透露,所谓的“非法募资”应该是指李途纯2008年时向太子奶部分员工借款之事。
2008年年中,“讨薪、追债、停产风波”的消息经由媒体迅速传导到各地,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身陷各种债务的围追堵截中。之后,各大银行陆续中断了对太子奶的放贷,甚至个别企业用来扶持太奶度过难关的“救命钱”也直接被银行划走。李途纯多次尝试与各地经销商沟通打款事宜,但收效甚微。
不得已,李途纯在太子奶公司中高层干部中募资,包括向中层提供10万元以上、高层提供20万元以上的集资,作为回报,太子奶向集资者按10%的月息支付利息,此举共募得约9000万元。
期间,还有媒体报道称,太子奶在2008年年4月设立了一项“货款准备金”,先后从200多名经销商处筹得资金5600万元。经销商被要求的出资金额,最低为其与太子奶约定的“年度合同总销量的10%”,作为回报,太子奶将以现金方式、向给予出资的经销商支付每月2%或2.5%的利息。
上述消息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称,这些集资都已经是2008年时候的事情,为什么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相关方面都没有对李途纯进行所谓的“非法募资”的调查,而偏偏是现在。
裂痕关键——仙山奶业
该人士认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李途纯今年以来的做法已显示,他与托管太子奶核心资产的株洲当地政府已经是分道扬镳。
去年底今年初,株洲市政府决定将太子奶交还给创业团队,但事后未果。对于其中原因,李途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归咎于高科奶业不肯将太子奶归还。
高科奶业是株洲市政府为拯救太子奶而设立的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根据当时约定,高科奶业租赁经营太子奶集团的核心资产,注入流动资金,帮助太子奶迅速恢复正常经营;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则复杂清理和重组太子奶的债务。
而上述消息人士向经济观察网透露,高科奶业在交还太子奶资产时,还要把它经营期间留下的1-2个亿的新债务转给李途纯。李途纯不同意。而且,他担心,接下太子奶的资产,投入几千万元启动生产不成问题,但是数十亿的债务,无疑是个无底洞。最终,李途纯没有如株洲当地政府所愿接下太子奶的经营权。
双方的分歧不止于此。
今年4月,太子奶的海外债权人花旗银行等,在海外对太子奶提出破产清盘申请。对此,太子奶声明称,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及太子奶集团对公司21亿债务终身负责,确保一分不少地归还。
李途纯的上述表态,很迎合太子奶多数债权人的意愿。现在的太子奶如果破产,多数债权人将难获偿还。李的表态,也让高科奶业及株洲市当地政府很为难。破产重整是新战略投资者得以进入太子奶的快速通道,而如果株洲市当地政府主张对太子奶破产重整,势必将引来很多债权人反对。
上述消息人士还分析称,今年5月,太子奶原高管团队组建仙山奶业,更被视为李途纯与株洲市当地政府公然反目。
虽然李途纯在仙山奶业的头衔是“总顾问”,但业内却认为,李应该是仙山奶业的实际控制人,他希望保住“太子奶”品牌,以仙山奶业为载体,另起炉灶经营太子奶,从而摆脱对原来太子奶生产基地的依赖。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贺文
编辑:
heq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