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奶掌门李途纯被捕的幕后故事(2)
“资金链”断裂走上非法吸储路
但是,昔日央视广告“标王”的风光,并没有就此永远保留下来。一路攻城掠地的太子奶公司,因为企业过度扩张、一系列不成功的资本运作和内部管理等问题,逐渐陷于风雨飘摇之中。
2007年以来,由于过度扩张、谋求海外上市、盲目投资、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等原因,太子奶公司资金日趋紧张。
尤其是2008年,先后经历了湖南特大冰雪灾害、金融动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以及“三鹿毒奶粉”等事件的冲击,太子奶集团原本就紧绷的“资金链”雪上加霜。2008年,公司虽然还没有全面停产,但已经开始减产,产量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左右。
因为生产不正常,许多经销商预付了货款后却拿不到货,市场压力极大。而在公司内部,也开始出现拖欠员工工资的状况,时间最长的有7个月,短的也有3个月。同时,由于企业负债超过25亿元,原来主动向企业靠近的金融机构开始停贷和催款,职工工资和集资收益、经销商货款奖励与折扣等开始无法兑现。
企业经营的颓势和“资金链”断链情况明朗化后,太子奶公司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集中浮现,危机快速升级。
2008年年中,“讨薪、追债、停产风波”的消息经由媒体迅速传导到各地,李途纯开始身陷于各种债务的围追堵截中。随后,不仅各大银行陆续中断了对太子奶集团的放贷,个别企业用来扶持太奶集团渡过难关的“救命钱”也直接被银行划走。虽然李途纯曾多次尝试与各地经销商沟通打款事宜,但收效甚微。
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春节前,为了追讨集资款、工资等,太子奶集团职工数千人次进行了堵路堵桥、围攻株洲市政府等行为,接着,全国各地经销商也加入其中。
内外交困、迫不得已之下,李途纯开始尝试在太子奶公司高层干部中募资,包括向中层提供10万元以上、高层提供20万元以上的集资,作为回报,太子奶公司向集资者按10%的月息支付利息,此举共募得资金约9000万元。
据悉,在这期间,太子奶公司在2008年4月设立了一项“货款准备金”,先后从200多名经销商处筹得资金5600万元。经销商被要求的出资金额,最低为其与太子奶公司约定的“年度合同总销量的10%”,作为回报,太子奶公司将以现金方式、向给予出资的经销商支付每月2%或2.5%的利息。
但是,参与上述货款准备金“管理”的太子奶公司经销商联合表示,212名经销商未获得太子奶集团承诺的利息,5600万元本金也无从退还。
株洲市有关部门的审计和调查表明,太子奶集团不仅“赊账”买原料和设备、外出招待用餐、建设豪华厂房,连职工食堂的食材包括猪肉蔬菜,都赊账。太子奶集团出事时,在长沙一家酒店仅“月饼款”就欠了20万元。
2010年6月17日,株洲警方对外证实,李途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采取刑事措施。
7月27日,株洲市对外宣称,株洲市人民检察院对李途纯等人已经正式批准逮捕,李途纯成为一名犯罪嫌疑人。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阮占江
编辑:
wang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