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雅玲:中国人均GDP还不及日本1/10 经济实力差距大(2)
过多外储不利于货币与财政组合发挥效率
面对日本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思考,我国外汇储备逐渐高涨是国际焦点关注和我国政策拘谨关键之处。我国最新的外汇储备数据已经达到2.23万亿美元,规模之大和规模之快引起关注和争论。因为简单从传统金融理论衡量,维持进口贸易、偿还债务和资本结构需要的外汇储备看,5-6个月的数量为5000亿-8000亿美元左右,进而我国目前的数量规模超标,市场焦点在关注数量和规模。然而,现代金融发展规模比我国还要大,仅国际外汇市场规模一天就已经上升到3.4万亿-5.0万亿美元水平。或许,简单比较的国际一天数量和我国全年数量没有合理答案和有效把握。时代发展的变化导致问题判断和对应的复杂性,更何况新型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错综复杂。因此,从新型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外汇储备角度看,我国要改的不仅仅是数量,更要改质量——即以制度的变化消化数量的问题。
总体上看,外汇储备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国内总需求与外部直接投资扩大方式,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家抗风险能力,这也是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对外经济金融迅速发展的结果。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伴随复杂的新型金融危机形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扩大存在一些投机因素,尤其海外热钱流向中国。在中国目前17万多家有出口收汇业务的企业中,被外管局列入“关注企业”的有5300多家。应该看到,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化水平和国际化标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自身市场产品、手段,以及机构作用和力量都不足。与市场技术娴熟、规模庞大以及跨国运作经验丰富的国家相比,我国双顺差的发展形势、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映了我国储蓄大于投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种局面不利于货币与财政组合协调的效率发挥,并且会刺激外部依存扩大,资金流动敞口扩大,加大国际贸易摩擦以及社会资源低效运行。虽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化解外汇储备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的举措,但是我们需要警惕我国在外汇储备上升压力中的急躁心理。当前国际市场投机因素十分突出,其中包括有针对性设计的金融风险,风险模式并非传统而简单的价格冲击,而突出结构矛盾中信心或者心理冲击。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和本质上思考改革的综合性、配套性、协同性、组合性和收益性,不能简单、单一地应对问题和采取对策,而应在国际大背景和国内大环境中统筹规划,思考改革的全方位、总架构,以达到收益最大和损失最小的投资组合、指标上涨以及前景预期之中缠绕更多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缺失,计划或规划执行效果不足,我们需要稳扎稳打面对改革开放,脚踏实地面对国际竞争。
此次中国减持是在评估市场风险之后作出的选择,是中国金融成熟的体现,同时也与中国海外投资组合的结构性调整有关,当前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并不意味放弃投资美元资产。一方面,中国仍持有大量美元资产,放弃投资美元必然会对现有资产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从海外金融市场的品种来看,美国国债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仍然比较好,尚未有一种货币能够取代美元的地位。尤其是面对美元升值,以及美国舆论和政策给与中国的压力乃至制造的麻烦,中国应该有自我立场和态度。
谭雅玲观点:
相关报道: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谭雅玲
编辑:
dingh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