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大崩盘的历史会重演吗
1929年美国金融的大崩盘改变了世界。次贷危机也会改变世界吗?
“金融大鳄”索罗斯最近警告说:“我们正在滑向危机,而不是从危机中走出来,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时刻。不过有件事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我们千万不要让金融系统像上世纪30年代那样崩溃。”
事实上,对于这轮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已经有专家将其与1929年的大崩盘相提并论。在9月22日由本刊组织的热点投资沙龙上,海通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陆成渊直言不讳:对这轮次贷危机的影响,现在国内的很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恐怕还是太乐观了!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经济危机,而这样的危机常常是几年就会发生一次,比如说1989年之后的日本经济危机、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等等。
陆成渊认为,这次危机的级别不亚于美国1929年的那次大崩盘,资本市场的极度深寒和实体经济的相互感染,将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支持陆成渊这一观点的理由是:本次危机的爆发正好凑在历史的拐点——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各自都正好同时处于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扭转中:美国由债务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而中国以高资源投入、高能耗、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也难以为继。
陆成渊由此预计,本轮次贷危机有可能导致现存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坍塌,最近美元、原油、黄金价格的暴涨暴跌也预示着旧的时代的结束,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新时代的到来往往是以破坏性方式出现的,现在就是一个急剧动荡期。国内的很多评论都没有点到问题的实质,没有讲到点子上,认为这只是场单纯的金融危机,事实上远没有那么简单。
危机之前的繁荣
回顾1929年危机之前的繁荣,和次贷危机前不无相似。
上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的佛罗里达州迎来了一场房产泡沫,迈阿密、迈阿密滩、东海岸远至北方的棕榈滩以及墨西哥湾的沿海城市都受到了波及。
在佛罗里达州,土地被分割成建房用的地块,并且以10%的定金方式出售。整个1925年,不断有淘金者来到该州,投机气氛也达到了火爆的程度。
以当时投机者喜欢的海滩为例,在被称之为“海滩”的土地中,事实上最远的地方离海水15英里。
佛罗里达州的房产泡沫最终被1926年的两场热带风暴压垮。当年美国股市也一度调整深达20.99%,《纽约时报》25种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从最高点的181点下挫到143点。就在很多人认为熊市到来之时,飓风吹跑了佛罗里达的繁荣,却吹来了股市新一轮牛市的开始。
联邦储备银行在接下来的1927年降低了利率,而不是提高——在当时,越来越多的人以保证金的方式投入到美国股市,分享股市的繁荣,经纪人则在短期同业拆解市场上向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对经纪人的贷款因此猛增。股市暴涨,成交量猛增。经纪人对股票投机者贷款额,从1926年的32.9亿美元增长到1929年的170亿美元。
约翰 戈登在其《伟大的博弈》一书中描绘了当时联储成员在这场疯狂中扮演的角色:联储的成员银行从贴现窗口以5%的利率借出资金,倒手以12%的利率借给经纪人,而后者又以20%的利率转给投机者。
货币紧缩刺穿泡沫
随着投机的炽热,美国上下对股市看法出现了分歧,本杰明 斯特朗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也面临着国内的政治压力,这两种力量在1928年汇合在了一起。联邦储备银行在本杰明 斯特朗病情恶化的情况下,动手刺穿泡沫,分三步将贴现率从3.5%提高到了5%;联邦储备银行同时抛出了大量国债回收市场上的资金。
这一货币政策在1928年下半年开始生效,在1929年全面发挥了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利率提高了,建筑工程减少了,州政府或地方政府欠款延期,小企业缺乏新的资金。
约翰 肯尼斯 加尔布雷斯在他的著作《1929年大崩盘》中记录了一个故事:1929年1月19日,商务部长拉蒙特难以拿出10万美元的公共资金,用以支付J.P.摩根送给政府的“海盗”号快艇的维修费用。
“其他更加引入注目的迹象,反映了一种非同寻常银根收缩政策。”加尔布雷斯总结。
不管是什么政策原因还是市场原因,高度紧缩的资金对高企的股市有着致命的影响。
1929年10月24日,大崩盘正式上演。股价开始了无情的下跌,到10月29日甚至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紧接而来的大萧条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
然而,股市的下跌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银行系统受到了侵蚀,因为经纪人贷款大多来自商业银行。为了提款,数十万人在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队,这种挤兑导致了更多银行陷入挤兑。同时大量的实业资本也进入了投机领域——伯利恒钢铁公司投资了1.5亿美元在股市上,克莱斯勒的投资也有6000万美元。实体经济遭受到了重创。
“硬币和纸币,信贷和信托,整个系统都瘫痪了,因为信任不复存在。”另外一位约翰(约翰·布鲁克斯)在他的著作《戈尔康达往事》中记录,“(1933年)3月3日,新总统就职前一天,全国只有10个州的银行没有休业,金库的黄金已经不足以支持货币,财政部也没有足够现金支付政府雇员的薪水。”
“美国实际上已经破产了。”约翰·布鲁克斯宣称。
其实,1929年,美国的经济已经彻底陷入萧条。6月,工业与工厂生产指数双双达到最高点,然后开始一路下滑。10月联邦储备工业生产指数由4个月以前的126点下降到了117点。钢铁产量一路下滑;10月,铁路运输量减少;住宅建设这个易变的产业几年来持续低迷,而1929年仍继续下滑。最后,股市终于下跌。
罗斯福新政重构金融体系
随后,美国迎来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新政的内容包括宣布银行“休业”,美国国会连续颁布《国家产业复兴法案》、《农业调整法案》、《联邦房屋所有者法案》等一系列的法案。同时,罗斯福在就任第二天就宣布暂时停止黄金输出和囤积。
一个半月后罗斯福正式废除了美国的金本位——金本位带来了货币的稳定,但是却失去了通胀的权利。美国重新获得通胀的权利以对抗大崩溃带来的极度通缩:以农产品价格为例,当时的农产品批发指数是1926年的40%。
新政之后,美国经济开始恢复。一般认为是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大萧条”之后,美国各界都对大萧条进行了反思。典型的即推出了后来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这个法案的存在使得美国金融界分业经营的情况持续了半个世纪,也一定程度建立起了危机的防火墙。联邦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了起来。
而凯恩斯、米尔顿·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们的反思,则影响了后来政府的施政思路,深刻地改变了资本主义。 (本刊记者 俞技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an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