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都能下乡:农民入股市整个睁眼瞎
本期嘉宾:
著名财经评论人皮海洲
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
资深股民 好好先生
老股民 翠花
-主持人:本报记者 吴琳琳
农民入市整个“睁眼瞎”
主持人:最近,“证券下乡”的消息引发市场强烈反应;与之前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不一样,这次大家是骂声一片。
翠花:我看他们是想钱想疯了,城里圈完再去农村圈。
张刚:不至于吧,股票又不是毒药,没必要反应那么过激。
翠花:10个股民炒股是7亏2平1盈,对根本不懂股市的农民,“证券下乡”简直就是祸害人去了。
皮海洲: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就能看出来,股市越来越向机构化方向发展,散户赚钱越来越难;让没有股票常识的农民入市,整个就是“睁眼瞎”,风险太大了。
翠花:城里人天天在营业部听讲座,有人还不是赔得精光?指望天天在地里干活的农民一夜成股神,那不明摆着骗人吗?
好好先生:没错,农村的投资者教育基本为零;这种情况下券商匆忙下乡,肯定会出问题。
皮海洲:现在A股市场就是个“吸金市”,发行人追求“三高”,甚至不惜欺诈上市;一些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各种违法违规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在这样的市场里,投资者基本难逃亏损命运。
好好先生:目前,股市中财务造假和价格操纵现象很多,中小散户亏损的概率相当高。
翠花:是呀,今年亏了快30%了。
主持人:即便是2007年的大牛市,也只有一半人赚钱,2008年炒股者亏损最多的有六成。
张刚:但农民也有投资需求,比如获得的拆迁款和卖粮款怎么办?以目前的CPI涨幅和定期存款利率水平,存银行显然无法保值增值。
翠花:但前提是能保值才可能增值。就怕农民一进股市连本都没了,还增值?
皮海洲:现在让农民进入 “吸金市”,不但富不了,最后怕是钱没了只剩“一地鸡毛”。
农民也有理财需要
主持人:目前股市风险的确很大,但张刚刚说的那点,我也比较同意,农民有理财的需要。
翠花:这个我没意见,但要看怎么理财,不能越理越少。
好好先生:其实,家里一些有点钱的老乡,早开始炒股了。
皮海洲:农民总体上不富裕,承担风险的能力很差。让一无专业知识,二无风险承担能力的农民入市,实在是对农民不负责任。
张刚:长三角、珠三角东部沿海地区,好多农民比城里人还有钱,他们当然也有投资需求,“证券下乡”也算是拓宽农民的投资理财范围吧。
翠花:圈钱还用冠冕堂皇的名义,还不如直接掏兜得了。
张刚: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早不务农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券商也没那么大精力去开拓新市场。
好好先生: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对股票不陌生了,没那么容易被误导。至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的确需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
张刚:农村投资者确实需要学习和了解投资知识,不宜过早入市;但也不应该全盘否定,予以拒绝。
好好先生:如果这次“证券下乡”真的成行,也是农民学习投资知识的一个机会。
张刚:很多人在完全不了解股市时,不会将资金交给专业机构打理;很多没有炒股经历的人,对基金了解就更少了。
翠花:怎么听着有点吃不着葡萄的感觉啊?
张刚:有媒体报道,有人买基金竟然问利率是多少,把基金当成国债了。所以,投资者应该先熟悉股市,从股民做起,再当基民。
主持人:您这话可有点职业色彩了,做基民还用绕这么大圈子?
翠花:就是,看出来了吧,还是为自己说话。
主持人:对于“证券下乡”,监管层比较谨慎,说是为开展基础性研究需要了解情况,没有什么政策指向。
翠花:那是因为大家都反对。
张刚:既然股票对城里人不是毒药,对农民的影响也不应该被定性为负面。
好好先生:要想个办法,让农民也融入现代金融市场中,哪怕交点学费呢。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吴琳琳
编辑:
hez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