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CEO:衍生品市场在未来不会缩水
杨燕青 冯迪凡 严婷
在出席美国参议院下属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火药味甚浓的听证会后,印度、日本、中国以及欧洲构成了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贝兰克梵的旅行路线。
高盛这块曾经的“金字招牌”陷入了全球性公众危机的挑战之中,贝兰克梵认为,声誉损失永远是一家企业可能面临的最大损失。
不过,出现在高盛北京办公室的贝兰克梵,一问一答中呈现明显的进取性现实主义特色:他承认总在琢磨为什么美国证交会(SEC)会首先起诉高盛,坦言最初的反应是“非常意外与非常失望”,同时贝兰克梵也坚定认为,担保债务凭证(CDO)和信贷违约掉期(CDS)等产品有存在的价值,并认为监管者同样认识到了衍生品的重要性。
在北京总共停留2天,进行常规访问的贝兰克梵,在6月3日接受了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财经媒体的专访。(下文Q表示其他媒体提出的问题)
欢迎金融监管改革
第一财经日报:风险对冲是高盛的核心业务考量,这就需要在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之间保持某种平衡和中立,我们对此充分理解。当然,在管理风险的过程中,高盛也赚了不少钱。在这个过程中,CDO,尤其是合成(Synthetic)CDO与CDS产品起了关键的作用,然而这些产品被广泛认为和实体经济相隔甚远,且实际上在催生泡沫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你是否认为此类产品应该被禁止,约束或需要更严格的监管?
贝兰克梵:这些都是重要产品,都对于金融或非金融市场(制造业等)以及经济非常有价值;CDS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很好地控制了对于客户的敞口,如果你想要对冲石油、货币、燃油或者利率风险,一般对于交易对手会给予一定信用额度,但如果超过这些额度,成本太大就无法交易;但是在有了CDS的情况下,以前不能做的对冲交易就可成型。
日报:虽然CDS本身是一种好的对冲产品,但随着其规模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金融机构间相互持有的谋利或者对冲工具,已经和实体经济越来越远,你对此如何评论?
贝兰克梵:任何过量的东西都是不健康的:不过如果禁止CDS,对许多行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很多行业无法做生意了;但如果将CDS置于监管之下,监管CDS的某些部分,(这种行为)则会是积极的。
日报:你认为应该如何监管CDS这类产品?
贝兰克梵: CDS对实体经济是十分有益的,想一想那些破产了的公司:雷曼、通用、克莱斯勒,所有的风险都被分散了,而不是集中在一起。实际上金融机构在危机中面临的破产风险并不是CDS这个产品造成的,而是太多太大的信用敞口造成的,这超过了承受的能力却没有足够的风险控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类似于在飙车和守规开车之间,终究真正的威胁来自于司机,而不是来自于车本身。
日报:你在一次访谈中曾提到“沃尔克法则”的一些部分是合理的,“如果令机构安全,那么这就是好的;如果令机构放弃盈利机会,那么这个就是坏的。”究竟哪些部分是好的?
贝兰克梵:对于这个法则,目前还没有形成最终的版本:在立法过程中,在众议院中该法则没有具体的文字;在参议院,虽然有具体表述但注明要继续调查,所以我不能确定这些法规到底是什么。我赞同对某些交易要有所限制,这如同人应该考驾照一样,但是不能禁止人开车,同样也不能禁止某些交易。
衍生品市场不会缩水
日报:你认为衍生品市场会在未来缩水么?
贝兰克梵:我不认为这个市场会缩水。目前人们观察的缩水,其实有很大因素来自轧差(你我手中都有头寸,两相轧差),所以看上去市场缩小了,但是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期货就是一个衍生品,这个市场在不断地扩大。而且我们也不应该希望市场缩水,我认为监管者和我都希望看到的,是市场更安全和透明,只有当市场足够大的时候,风险不断分散,才能让市场获益,否则市场太小会致使流动性不足。
Q:你认为衍生品交易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贝兰克梵:衍生品可以分成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标准化衍生品,类似于商品,可以通过交易所来进行;对于非标准化的交易,会通过清算所来进行,以便更好了解对方的信用风险。
未来的市场会变得更加的透明,关于衍生品价格的发现也会更加迅速,虽然不会马上发现,但是会在特定的时间点了解到这个价格。我认为目前监管者的表现是,认识到了衍生品的重要性,所以监管者不会停止衍生品交易,只是会使其更加安全,并增加市场透明度。
日报:在资本和流动性之间,你认为哪个更加至关重要?
贝兰克梵:我认为两个都很重要,但是人们经常在流动性上犯错误,因为更容易忽略流动性的问题。
日报:风险控制问题上,你和前任保尔森有什么不同?是更严格还是更灵活?
贝兰克梵:我跟保尔森有不同背景,所以有不同的着重点,但是我不觉得我们有理念上的不同;我是做交易员出身,在三十几年的投行工作和28年的交易工作之后,我们殊途同归。
SEC起诉的第一反应:失望
Q:当SEC起诉你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贝兰克梵:我的反应首先是很意外,其次是非常的失望。我所做的第一个事情是由于我很吃惊,所以我要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Q:为了挽回SEC诉讼对高盛造成的声誉损失,你会做什么?此行在中国会如何同客户解释?
贝兰克梵:声誉损失永远是一家企业可能面临的最大损失,对于交易本身的损失而言,从规模上来说,是有限的,而且我们已经向我们所有的客户解释,也正在向客户解释。我们客户对我们非常支持。
Q:目前有一种意见认为,在SEC的诉讼案中,双方和解可能性比较大,然而高盛会付出比较大的和解金额,你对此作何评论?
贝兰克梵:我不会猜测,我也不会匆忙做结论。
Q:有否可能最终同SEC达成和解?
贝兰克梵:在类似的案件中,大多最终的解决方式是和解。
这还是需要一定的过程,首先是提起诉讼,之后是调查,之后双方做一些接触,后来的形式是,一种是形成和解(大多数是形成和解),另一种是不形成和解。
我目前无法做更多评价。
Q:SEC的诉讼案,对高盛未来将产生的实质性改变是什么?
贝兰克梵:首先需要应对的是未来金融监管的改变,第二是高盛自省方面的应对,第三对于诉讼本身,是否做出什么改变,我不知道。
Q:高盛已经设立一个业务标准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的业务标准,并提出建议,以审查其是否符合高盛“客户第一”的准则,目前这个委员会如何运作?
贝兰克梵:在自省方面,高盛成立了一个业务标准委员会,具体而言,不同业务部门都有工作流和工作流程,我们让这个委员会核查这些工作流的具体情况,例如披露情况,透明性或者复杂产品的交易等。
同时该委员会也会去检查我们审批委员会的流程,且这个委员会的组成包括公司内高管,也包括企业外部人士,同时也包括记者与分析师等,确保业务贯彻执行。
Q:高盛在华业务的下一步安排是什么?
贝兰克梵:很多年以来,我们都希望同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同成长,这个策略一直没有改变,在我们看来,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的机会,能比中国的机会更好。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杨燕青 冯迪凡 严婷
编辑:
liz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