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团简介 |
---|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高盛的经营活动分为三个部分:投资银行、交易和资本投资、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详细] |
财经百科:CDO |
---|
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简称CDO),资产证券化家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标的资产通常是信贷资产或债券。这也就衍生出了它按资产分类的重要的两个分支。[详细] |
深度解读: |
---|
|
|
![]() |
高盛在误导整个国家
美国参议院常设调查委员会根据投行在金融危机中角色,以高盛为典型,列出六大罪状,包括将高风险资产转换为抵押债券、放大风险效应、做空抵押市场、引起客户利益与公司专属利益冲突、Abacus债券交易和使用无实体信用违约掉期(Naked CDS)。
美国参议院调查委员会指高盛是房市崩盘罪魁祸首
美国参议员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卡尔·莱文(Cral Levin)表示,高盛集团在2007年住房市场崩盘之际通过做空市场牟取暴利。
卷入帆船内幕交易案调查
知情人士透露,随着围绕帆船集团及其创始人拉杰-拉贾拉特南(Raj Rajaratnam)内幕交易案调查的不断深入,日前该案检察官正在针对高盛集团一名董事是否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曾向拉贾拉特南提供有关高盛的内幕信息展开调查。
高盛高管出席听证会 被指恶意出售有毒资产
面对议员指控高盛是恶意的出售有毒资产给客户使得美国的房屋市场陷入危机,高盛对此是予以否认,并且强调企业没有办法预知房地产潜在的风险。
曾从雷曼资产拍卖中获取暴利
一名法院指定的雷曼破产监督人日前表示,巴克莱银行和高盛集团曾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紧急拍卖金融衍生品投资组合交易中发了横财。破产监督人周三发布的报告首次公开了参与拍卖的企业名单。这一发生在雷曼申请破产仅几天后的交易使雷曼损失了12亿美元。
五次金融泡沫 高盛制造
在AIG救援法案之后,保尔森又宣布了一项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并且任命此前名不见经传的高盛银行家、35岁的尼尔·卡斯哈里负责掌管这笔救援基金。为了达到分享这笔救援大单的资格,高盛宣布由纯粹的投行转型为储蓄银行,这个漂亮的转身为高盛从这笔救援基金里捞取了100亿美元。
高盛否认指控 |
---|
·我们没有大举做空房地产市场,而且我们肯定没有与客户进行反方向对赌。相反,我们相信我们是按照股东和监管机关的期望来管理我们的风险的。 [详细] ·高盛在140年的经营中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如果客户认为我们不再值得他们信任,那么我们便无法再生存下去。 [详细] ·德意志银行首席财务官斯蒂芬-克劳斯(Stefan Krause)表示,该行没有收到所谓的“韦尔斯通知”(Wells Notice),即SEC发出的表明有证据支持其民事指控的通知。德银是德国第一大银行。 [详细] ·股神巴菲特一直对高盛事件缄口不言,这可不是他此前的一贯作风。巴菲特此前向高盛投资50亿美元,而高盛一董事可能事先将该消息泄漏给涉嫌内幕交易的一位交易员。 [详细] |
诱导中国金融改革 看多中国经济看空中资银行
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中首次提出“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2003年10月,该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这对当时的国人和官方大大受用。
2002年12月,高盛发布题为《2002年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比率》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率接近40%,是亚洲之最糟糕者。
2003年5月,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公司、穆迪公司、法国里昂证券同时对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状况发出警报,众口一词,在国际国内形成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危机。
中国银行业改革最终因循了高盛提出的“政府注资并引入战略投资”的路径,然而这是一剂代价昂贵的药方,高盛的目的显然也不是为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出力,而是为了赚钱、赚大钱。 [详细]
高盛唱空其他银行 惟独唱多其入股的工行
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后,高盛对工商银行投资价值的相关观点与其之前“唱衰”中资银行业时大相径庭。在捧红中资银行业之后,高盛开始打压其他银行股,惟独只看好工商银行一家中资银行。上市的中资银行除工行外,都被高盛调低过评级或打压。[详细]
套期保值合约赌死笨企业
2007年,太子奶集团董事长李途纯与高盛等投行签下一份暗藏对赌合约的引资协议。高盛一面发布中国乳业市场利空报告,一面借势抄底,用严苛的约定迫使太子奶急速扩张,使得资金链本已紧绷的太子奶最终跌向破产深渊。
高盛与深南电、国航、东航签订的,则是被冠以“套期保值合约”名义的油价对赌协议。投行会事先对市场未来走势作出判断,在与企业签订对赌协议后,投行可以与油企签订反向协议,或直接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中反向操作。如此不对称的对赌协议深南电、国航、东航理所当然地出现巨额亏损。[详细]
美国华尔街对冲基金曝内幕交易
“这不是一起普通的内幕交易案,”曼哈顿地区检察官普里特·巴拉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些人利用内幕交易,数年间非法获利超过2000万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多的对冲基金内幕交易案。 [详细]
风险由潜在变为现 乱局浮出水面
美巨富涉嫌内幕交易被捕
此案“主角”拉贾拉特南出生于斯里兰卡,现年52岁,拥有斯里兰卡和美国双重国籍。他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1997年创立帆船集团对冲基金并任经理,管理数十亿美元资产。拉贾拉特南个人资产达13亿美元,在本年度《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559位。[详细]
英特尔IBM等公司6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
这6名高管包括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总经理Bob Moffat、英特尔投资公司战略投资主管Rajiv Goel、麦肯锡高管Anil Kumar和对冲基金Galleon创始人Raj Rajaratnam等。另据报道,内部交易还涉及英特尔投资公司,这些内部消息用于交易IBM、Sun和AMD公司股票。[详细]
通过内幕信息获取10家上市公司的秘密信息
检方的犯罪指控声,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拉贾拉特南和其他5人多次在利用内幕信息,获取宝利通公司、希尔顿酒店、谷歌、IBM等10家上市公司的秘密信息,包括投资、并购和收益等信息,获取暴利。[详细]
最新报道更多 |
---|
|
市场影响更多 |
---|
|
分析评论更多 |
---|
|
相关专题更多 |
---|
网友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