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欣:对中国证券界死刑第一人的思考

2009年12月19日 01:30证券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宋一欣

在历经5年来的北京一中院一审死刑、北京高院二审发回重审、北京一中院一审再判死刑、北京高院二审维持死刑判决、以及最高院死刑复核程序核准死刑等程序后,有着“中国证券界死刑第一人”之称的杨彦明,今年12月8日上午被执行死刑。

从1998年6月至2003年8月间,曾任中国长城信托公司北京证券交易营业部总经理的杨彦明,以为本单位运作资金为名,多次指使财务人员违规从营业部的资金账户内提取现金共计6536余万元予以侵吞。但时至今日,杨彦明所涉赃款仍下落不明。

杨彦明被起诉后,始终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其能否免除一死,也引起社会的关注。而之所以能引起公众的关注,缘于6500余万的赃款下落不明,但他至死也未揭开这个谜团。浏览相关文章,对这“6500余万赃款”的去向猜测有三:一是运作亏损;二是开设假名账户或借他人账户藏匿;三是行贿。

杨彦明最终获死刑原因,一般认为有三:其一,贪污数额巨大且不能追回赃款;其二,悔罪态度不好;其三,企图以“零口供”的方式和法律博弈。事实上,杨彦明的确差点成功了,巨额赃款的去向,一度成为他的救命稻草。他的律师试图以这些钱系行贿款的判断,来说服法官让杨彦明活着,从而达到让受贿者心惊肉跳的目的。认为如果不判他死刑,他有可能供认赃款去向,这比直接判他死刑更有实际效果,而这一辩护词得到了不少法学专家的支持,但法院最后并没采纳这一意见。法院认为,如果法院为了追回赃款而放弃法律尊严,那么,今后所有贪官都会学样,而跟法律“较劲”,这将导致法律的崩溃。实际上,社会舆论的认知也并不一致,有的认为,“让杨彦明成证券界死刑第一人实乃下下策”,也有的认为,“容忍杨彦明拒说巨款下落,也是法治的代价”。

无论如何,杨彦明的行为已挑战了现行法律理念,同时也为制度完善提供了契机。其一,经济犯罪有判处死刑的必要吗?经济犯罪不判处死刑,几乎已成为发达国家当代刑事法律制度调整的趋势。毕竟,经济犯罪不同于直接侵犯人的生命的暴力犯罪。在刑事诉讼中,也同样存在节约法律资源、提高司法效率的问题,这值得参考。

其二,污点证人制度与控辩交易制度应否建立?污点证人制度及相应的严密、安全的证人保护制度,或可打消杨彦明不敢说出受贿人的顾虑,而控辩交易制度则为犯罪嫌疑人开口提供了制度保障。

其三,刑事案件终结后能否启动民事诉讼?在国家公诉的刑事诉讼结束后,有关当事人应有权通过民事赔偿诉讼继续用于追赃。从而,不让犯罪分子心存侥幸,有机会隐匿资产。尤如当年美国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在刑案被否后,民事赔偿却得以正常进行。

(作者为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相关专题:

证券死刑第一人 杨彦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