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国际话语权 资本大国谋变资本强国
编者按
为纪念中国资本市场走过的20年发展历程,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网、中国证券报等12家单位5月29日联合举办“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暨第四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中国证券报社长兼总编辑林晨代表12家主办单位致辞。现将与会人士的观点进行集纳。
□本报记者 蔡宗琦 实习记者 陈莹莹
资本大国如何“变身”资本强国?在29日召开的“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暨第四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上,专家表示,证券市场20年来的发展已经为今后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未来数十年我国应力争从资本大国变为资本强国。国际化是走资本强国之路的重要一环,未来应在看好“金融国门”的前提下敢于创新、试点,扶持民间资本进入证券机构,培养“中国高盛”,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和资产定价权。
从资本大国走向资本强国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认为,20年来,我国股市在发展中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国也从一个资本穷国发展成为资本大国。在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股市面临的更加重要也更加艰巨的任务是如何有效和有序地从资本大国走向资本强国。国际化是这个过程中极为重要、极为紧迫也极为艰难的一环。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世安认为,我国证券市场经过20年发展,已经为今后国际化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20年来,我国国力快速增强,为资本市场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而国家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成为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强有力的保证,特别是2004年“国九条”、2008年“金融30条”都把建设资本市场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
刘世安表示,应通过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增强我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针对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和资产定价权,他提出六项建议:依法治市,促进监管法规和监管能力与国际接轨;技术先行,推进市场基础设施的国际化;强化治理,推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向国际水平看齐;扩大开放,推进市场参与者的国际化;不断创新,逐步实现交易产品的国际化;加快合作,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辐射力和影响力。
看好“金融国门” 建“中国高盛”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表示,我国证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和市场的一部分,在当前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汇率体系和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下,证券市场发展特别是对外开放要服从人民币汇率改革和资本项下开放的大局和步骤。
他建议,在看好“金融国门”前提下,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各项金融改革开放试点。第一,对各种金融商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技术应敢于试点,在看好“金融国门”的前提下加快试点。第二,有关部门应下决心“快刀斩乱麻”,尽快解决市场和证券人士早已认清的一些问题,坚决制止部门和地方政府利益纠葛。如债券市场统一、金融控股监管和各地产权交易等问题。第三,应逐步解决国有大企业基本控制包括证券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的问题。
夏斌表示,目前,高储蓄资金、民营资本正在找出路;另一方面,在解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设备等问题时没有钱,国有企业却有资金拼命搞金融投资和控股金融企业。有关部门要真正树立公共财政理念,克服盲目扩大投资领域和范围、一味强调投资增值的理念,通过分红等制度尽快把政府有关投资回报收回。在保持战略投资的前提下,有些行业应“国退民进”,让民营资本投入,腾出钱充实公共财政。
夏斌认为,十年、二十年以后,我国经济将面临人口老龄化、高储蓄率逐步下降的趋势,现在就应为将来打基础、做准备,培养自己的金融市场和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竞争盈利的证券类机构。应加快组织民间资金,大力扶持其进入证券类机构。要培养一批像摩根士丹利、高盛这样能在国际市场打拼的大证券公司,以及能在世界前沿竞争的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并鼓励他们“走出去”。
夏斌还提出,尽快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这不仅有利于反向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走向资本强国。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