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亿欧元“冲击波”重塑欧元区
新华网法兰克福5月10日电(记者郇公弟)经过了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达10多个小时的闭门讨论,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方案于5月10日凌晨出笼。与此同时,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开始购买欧元区国家政府和私人债券。财政、货币政策双炮齐响,强大的冲击波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场,也撼动了欧元区的既有构架,启动了重塑欧元区的进程。
一周伊始,“双响炮”立即强悍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在最早开盘的亚洲市场,欧元对美元汇率率先从上周收盘的1比1.27跳空高开,并迅速突破1比1.30大关。一天之内欧洲股市更是涨势如虹,法国、德国、英国三大股指分别暴涨9.66%、5.30%和5.16%。同时,美国纽约股市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飙升3.90%和4.81%。
欧元区救助方案意味着什么?市场在迅速进行着思考,而欧元的行情走势则透露出市场的心思。在一时的亢奋之后,欧元行情在欧洲下午交易时段迅速回落,对美元汇率从逼近1比1.31的高位迅速回落到1比1.28以下。由此可见,市场对新方案喜忧参半,仍在试图透过救助方案窥视欧元区的未来走向。
首先,救助方案实施之后,欧元区已不再是原来的欧元区。从经济意义上说,欧元区在向“欧元国”靠拢。新政策打破了此前欧元机制的两道藩篱——各国政府财政之间的藩篱以及政府财政与欧洲央行之间的藩篱,欧元区深度一体化迈出了关键的两步。
援助方案建立了各国财政的风险共担机制,短期内让暂无危机之虞的德法等国分担了危机国家的财政负担,长期内则奠定了各国财政制约机制的基石。欧洲央行直接购买各国债券,则打破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隔离,重塑了两大政策的协调机制。
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得以平息,也是美国联邦财政与各州财政、美联储与财政部共同救市的结果。从这一层面上看,欧元机制正在向美元机制靠拢,欧元区正在向“欧元国”靠拢。
其次,救助方案的强力出台仍难掩各方分歧,欧元区一体化仍需在阵痛中调整。比如,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强力助推救助方案、主动分担别国债务却导致“后院起火”。她所领导的基民盟9日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大选中失利,这一结果直接导致由联盟党(基民盟和基社盟)和自民党组成的默克尔政府在联邦参议院中失去绝对多数席位的优势。默克尔在国内的领导力受损,欧元区一体化的动力难免受到影响。
欧洲央行在上周利率会议后无所作为,却在一周后强力参与救助行动,同样也招致许多质疑。面对欧洲央行迫于各国政治压力才改变政策的批评,欧洲央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10日不得不作出辩解,“我们的决策并非受到任何形式的压力,我们仍然是完全独立的。”
救助方案同时也暴露出欧盟内欧元区成员国与非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隔阂。在7500亿欧元的救援方案中,欧盟仅需要募集600亿欧元,这其中11个非欧元区成员国承担的份额更是屈指可数。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甚至表示,不会向救助方案提供一欧元,“支持欧元那是欧元集团国家的事”。
最后,诞生于危难之际的新方案,打破了许多欧元区既有的法理构架,一系列规则需要重新制定,如《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等一系列法规的修改都将提上日程。再如各国的偿债机制作出调整后,必将要求共同在债券发行、财政预算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各国经济主权的界限也需要随之调整。
更为重要的是,高额的援助资金最终都需要偿还。中期来看,提高税收和降低支出仍然是唯一出路,而这些措施并不利于本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单纯依靠新方案并不能解决欧元区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欧元区国家经济治理和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各国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道路都需要加强协调。
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显示了原有财政约束机制的失败;危机出现蔓延,也暴露出欧元区各种协调机制的缺陷。新的救助机制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的出台已经启动了欧元区重塑的进程。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z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