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Eugene F. Fama)、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拉尔斯·汉森(Lars Peter Hansen)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新】【评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简介
诺贝尔

此奖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领域,是由瑞典国家银行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增设的,得主多是美国公民。

相关专题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哈佛大学教授埃尔文·罗斯及加州大学罗伊德·沙普利。[详细]

民调
  • 1.中国学者未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何因?(此问必选)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简介

金融经济学领域的思想家尤金·法玛

图片名

法玛教授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详细]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拉尔斯·汉森

汉森

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发现了在经济和金融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广义矩方法。目前,汉森正利用稳定控制理论和递归经济学理论研究风险在定价和决策中的作用。[详细]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希勒

罗伯特

他被视为是新兴凯恩斯学派成员之一,著有《非理性繁荣》等畅销书,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侧重于从人们的心理、行为出发,来研究和解释现实金融市场中的现象。[详细]

诺奖得主希勒对中国的六大忠告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热门人选
诺贝尔奖六问

一、谁是诺贝尔?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名字命名。诺贝尔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详细]

二、诺贝尔奖何时设立?

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出,将其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个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1901年首次颁奖。[详细]

三、诺贝尔奖由谁评定?

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后来加入的经济学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详细]

四、诺贝尔奖奖什么?

诺奖得主能够获得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诺奖金质奖章重0.23公斤左右,由黄金制成,黄金纯度23K,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详细]

五、诺贝尔奖如何颁发?

按照传统,在诺奖各奖项得主全部确定后,颁奖仪式在每年12月10日进行,以纪念1896年12月10日去世的诺贝尔。除和平奖外,其他奖项都在斯德哥尔摩颁发。[详细]

六、曾获诺贝尔奖华人有谁?

获诺贝尔奖的总共有8位华人科学家,按照时间顺序以此是:李政道和杨振宁、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高锟。[详细]

近十六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获奖时间 获奖者 主要成就
2012年 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劳埃德-夏普里 获奖理由:两位经济学家在不同经济主体匹配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出色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此次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对于“稳定分配及市场设计实践理论”的认可。根据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计划,罗斯与夏普里两位经济学家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合120万美元)的奖金。 因稳定分配及市场设计理论获奖
2011年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萨金特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西姆斯 获奖理由: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教授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及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由于对宏观经济影响研究获此殊荣。颁奖词称,"今天,萨金特与西姆斯研究出的方法已成为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
2010年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 获奖理由:皮特-戴蒙得以在最优税收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而著名,最优税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除劳动经济学外,他还研究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理论。莫滕森最知名之处是他在摩擦性失业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皮萨里德斯主要学术贡献包括基于失业匹配函数的宏观经济搜寻及匹配理论,以及经济的结构性增长等。
2009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弗-威廉森-和印第安纳大学女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获奖理由:其研究证明经济分析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社会组织的结构。这两位学者的研究范畴,均属于新制度经济学领域,其中威廉森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奥斯特罗姆则是首次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学者,长期研究集体组织如何成功管理公共财产。
2008年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 获奖理由: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而他最引人关注之处在于他的汇率理论,以及依据这一理论对东亚金融危机与美国金融危机的预言。
2007年 明尼苏达大学的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迈尔森 获奖理由:"机制设计理论"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经济学家、各国政府和企业识别在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效,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效。
2006年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菲尔普斯 获奖理由:尔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
2005年 拥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 获奖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价格战和贸易战这样的经济冲突以及为何一些社区在运营共同拥有的资源方面更具成效"。
2004年 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获奖理由:在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经济政策的时间连贯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3年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 获奖理由:罗伯特-恩格尔和克莱夫-格兰杰创造了处理许多时间序列两个关键特性的统计方法:时间变化的变更率和非平衡性。
2002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丹尼尔-卡恩曼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弗农-史密斯 获奖理由:丹尼尔-卡尼曼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弗农-史密斯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穿他发明了一系列的实验方法,从而为对经济学进行可靠的试验确立了标准。
2001年 三位美国教授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获奖理由:三位美国教授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揭示了当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2000年 加哥大学詹姆斯-赫克曼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丹尼尔-麦克法登 获奖理由:据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他们两人在统计学分析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包括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
1999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 获奖理由:他具有革新意义的研究为欧元汇率奠定了理性基础,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
1998年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 获奖理由: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1997年 美国科学家迈伦-斯科尔斯和罗伯特-默顿 获奖理由:罗伯特-默顿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的减弱,在学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迈伦-斯科尔斯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中国曾获提名的四位经济学家
蒋硕杰

蒋硕杰:第一位获诺奖正式提名的中国经济学家

2003年著名青年经济学家刘正山博士就作了一个日后为人广为征引的“世界知名的六位华裔经济学家”排名:刘大中、蒋硕杰、邹至庄、张五常、黄有光、杨小凯。从长幼有序看,蒋硕杰位居次席;从当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提名看,也仅仅只有蒋硕杰一人。[详细]

杨小凯

杨小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内地学者早逝

作为一个中国大陆出去的经济学家,杨小凯创立了新兴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中国人向经济学这一被西方主导的学科提出了挑战。张五常在评价杨小凯的时候说,如果不是太晚到美国念书,杨小凯获得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大概不是太难。2001年,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虽然几经努力,仍然没有挽救他的生命。[详细]

张五常

张五常:独裁是学术发展之道

张五常,被称为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中国经济学家。在交易费用和合约理论研究等方面有卓越贡献。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的经济学者。[详细]

林毅夫

林毅夫:中国应还有20年平均每年增长8%的潜力

他是从台湾“起义归来”的连长,是芝加哥大学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的高徒,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是“十五”计划起草人之一,是中国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是世-行65年历史里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这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学者叫林毅夫。[详细]

中国经济学家离诺贝尔奖有多远
图片名

许小年:中国经济学者凭什么获诺贝尔奖

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经济学家实际上有一个天然优势——中国30年经济改革的成功。价值导向不变,学术环境不变,人家凭什么把诺贝尔奖颁给你呢? [详细]

张敬伟:诺贝尔经济学奖没有理由漠视中国

经济理论、经济实践、各种治理有效性相结合的中国发展模式更具现实主义属性。所以,也许中国找不出一个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但中国经济学家以集体的名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却是应该的。[详细]

杨亚军:诺贝尔奖何时让中国过把瘾

国人之所以关注诺贝尔奖,是因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地道中国人获此殊荣。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可贵,用这句话来形容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再贴切不过了。[详细]

中国离“诺贝尔奖”到底有多远

一年拿不到奖可以是偶尔,十年拿不到也可以是偶尔,但新中国成立60年拿不到,其中一定有必然的东西。[详细]

诺贝尔奖华裔科学家

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创立,用以奖励那些为全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截至2009年已经有9位华裔科学家拿过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李远哲、高行健、钱永健和高锟。

李政道

李政道 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31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详细]

杨振宁

杨振宁 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详细]

丁肇中

丁肇中 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并因此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详细]

李远哲

李远哲 荣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于1994年1月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详细]

朱棣文

朱棣文 荣获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于2008年12月15日被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名出任能源部长。[详细]

崔琦

崔琦 荣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因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人之后,第7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详细]

钱永健

钱永健 荣获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帮助他获奖的是能发出鲜艳绿光的绿色荧光蛋白。钱永健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详细]

高锟

高锟 荣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锟获奖,是因为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早在1966年,高锟就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通讯的理论。[详细]

相关报道
版权声明

凤凰网 财经 中心出品,欢迎收藏。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