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演讲实录

2009年12月12日 13:31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凤凰网财经讯 第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今日在京举行。以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演讲实录:

金碚:我们的报告正式出版了,“2009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主要是讨论研究金融危机条件下企业怎么样来应对,它的表现如何,我在这里为了节省时间,主要是把报告中涉及的几个主要的观点和发现给大家做一个报告。

首先我们这个报告中,要研究企业竞争力的条件,到底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对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它的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说有利还是不利。应该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各个产业都受到很大冲击,有些专家已经讲到了,我不多说。主要是表现在企业的增长率下降、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但是中国的企业仍然作为宏观调控的基础,保证了中国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成为世界少数的能保持经济增长的大国,今年可以保持8%的增长。中国外向型产业受到很大冲击,但中国工业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仍然保持持续提高增强的势头。当然媒体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我们在世界主要的一些市场上,中国的产品份额是在增长的,另一方面我们的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金融危机中突出的显露了出来。政府也采取了一些超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宏观上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的对某些产业的竞争秩序产生负面影响。有不少人抱怨,例如国进民退、企业实际税负增加这些问题。

但是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影响,积极面是主导的,我们分析。为什么呢?我点几个题,一个是我们看到中国的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的相对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显著提升,这点我不多说了。大家可以看到08、09年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为什么能提升呢?实际上是以中国的经济势力,特别是中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显著增强为依托的,不是突然觉得中国那么重要,基础是我们的实力和产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个是刚才也有专家说到了,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从自由贸易的被动接受国,好象我们的竞争力很弱,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共成为自由贸易的积极捍卫国和主张国。第三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超常规的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无论怎么评价投资建设积极作用,消费作用,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无论怎么评价,但有一是确切的,就是确确实实中国会成为基础设施最雄厚、和发展条件最优的国家之一,可以预期世界资本技术人才将更大规模的流向中国,这也是金融危机之后的现象。第四中国的发展模式优越性得到了展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到底有没有生命力、竞争力,在危机的时候是很好的考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模式优越性得以展现,金融危机过程中,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这样的国家,主流的舆论都在发生很重要的变化,理解为什么中国要选择这样一条发展道路,这样的发展为什么对中国的竞争能力是有长远好处,等等。

总而言之,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条件是总体向好的。在金融危机中,中国可以成为赢家。当然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之后,我们的企业到地下一步怎么提升竞争能力,我们的研究报告也是说,提升竞争能力对中国企业寻找新的路径,就是我们的生产要更节约、精致、清洁,我们看到当前世界发展仍然处于划时代的巅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也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所以一方面我们不可能预约以化石能源危基础的重大工业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正面临着化石能源严峻的资源环境以及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世界重视的气候暖化问题的挑战。金融危机使得各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将对产业竞争规则和贸易规则进行调整,这对中国的企业提升竞争力也树立了挑战。我们说中国企业一定要在更加节约、精致、清洁、环保这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寻找新的竞争力源泉,我们预计中国工业包括资源密集型产业,将以显著快于全世界的速度,向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和更清洁的方法升级,同时能源的替代对新能源也将以显著高于世界平均的速度发展。

实际上中国工业近年来正在走向更节能、清洁的道路,中国对世界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所做出的贡献,许多国际研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学者说,一方面我们确实是大量的耗费了资源,但是另一方面正因为中国的经济成长,对全世界资源效率的提高是有帮助的。中国工业中,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的势力已经可以达到可以选用更节能、环保的技术,并把持竞争能力。所以我们有一个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如果环境要求提高,如果环境成本上升,对企业的增加值和企业的利润减少,影响不是很大,中国有能力下一阶段使生产更加节能、清洁。第二金融危机中间也会使企业经受考验,企业也会产生新一批更加优秀的企业,也会产生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有能力走向更节约、精制、清洁的发展道路。第三产业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环节的分解。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物流业等获得较快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的研究报告,今年也分析了到底中国现阶段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我们发现两个重要,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保持成本优势。我们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将保持比较优势的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是向高新技术产业链上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升级。就是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研究也表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正在越来越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特别我们这次报告里专门的对中国的一些突出企业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像华为比亚迪等进入高技术产业,并且表现出竞争力的企业,他们都具有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有效结合的显著的特点。一方面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他们保持了成本优势。刚刚比亚迪的老总也说到这个问题,我们看比亚迪,创造了一种生产线,把国外发达国家肯定用机器的方式,他用了人来替代,特别是比亚迪充分利用了人数众多的工程师资源。比亚迪的研发投入11亿元,现有员工14万人,其中有1.2万名工程师,作为基础项目的研发,占了员工人数的9%,比亚迪有一个301的说法,以300%的工程师的人数,换取1%的领先,实际上他是充分发挥了工程师的优势。看华为,中国的信息百强企业前年研发投入有四百亿,折合美元59亿,而美国思科一年研发投入就50亿美元。而华为来看,研华为公司研发总投入为100亿元,成为思科的30%左右。华为目前有研发人员40000人,如果一名研发人员需要资源20万美元,一年就需要80亿美金,所以华为在研发中投入的增值资源比思科要多。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华为是劳动密集型的高技术企业,而且华为和比亚迪的案例也说明,中国目前具备了从低技术、低附加价值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这两个条件在中国同时发挥作用。我们现在也研究了一些很有利的条件,一个是应对金融危机,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快,中国正在成为基础设施条件最优越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第二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我们金融危机以后,再次会激发信息化和网络经济的新一轮创新,这个东西也可以在技术上为实现中国产业更节约、更经济、更清洁提供技术支撑。第三我们的人力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才素质的提高使得中国的低素质力优势向中高素质劳动力,优势转变,这奠定了实现大范围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基础。1964年,劳动中小学文化程度和大学文化程度比例是64:1,1982年是57:1,2005年5:1,2009年是5.5:1。

最后,历经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世界产业竞争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资产价格和企业实力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迅速成长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重大的战略调整机会,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更多的策略方式和途径,例如兼并收购参股合作、品牌技术转让等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所以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企业继续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总之,历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积极变化,中国企业在总体上具有了实力和条件,可以向更节约、经济、清洁的生产方式寻求提升竞争力的讯途径和新源泉,现阶段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探寻低成本优势的新路径是提升中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我们的报告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发现,如果有其他内容,大家可以看我们的发展报告。最后在我竞争力报告里面,我们也跟往年一样,对2009年境外上市公司做了测评。

相关专题:

2009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fujs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