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亿 中移动浦发“订婚”待批
每经记者刘丹汤白露发自北京
就在舆论质疑中国移动集团“非主业投资”之际,昨日(3月10日),该集团下属H股上市公司中国移动(00941,HK)发布公告称,中国移动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移动,已与浦发银行签订股份认购协议。
随后,浦发银行也发布公告,确认了此事。
不过,这份协议要想生效,还需要满足一些先决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获得银监会、证监会和国资委批准。
“两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事独家专访了央行副行长苏宁和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苏宁表示,产业资本进入金融资本会不会出现一些问题,还需要研究。李稻葵则认为,从学理上说,这种投资长远来看有一定的不良后果。
公告解读
中移动认购需付398亿元
根据中国移动发布的公告,广东移动已与浦发银行签订股份认购协议。
根据该协议,广东移动有条件同意以人民币398亿元,认购浦发银行22亿新股。交易完成后,中国移动将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扩股后已发行股本的20%股权,从而成为浦发银行的第二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仍为浦发银行最大股东,持有其扩股后已发行股本的24.32%。
中国移动表示,浦发银行的资产、负债以及业绩将不会与该集团合并。
昨日的公告还表明,广东移动有权向浦发银行提名至少两位非独立董事,以及至少一名独立董事,但广东移动及中国移动不会参与浦发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
后续程序
需国资委等三部门批准
上述公告提出了此次交易最终生效的几个“先决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获得银监会、证监会、国资委批准。
“上述认购协议属企业之间的协议,也就是说,它是在获得了双方董事会的批准后签署的。”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接下来的程序应该是,双方将协议送交上述三个部门审批,其中任何一家都可以否决此次交易。
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广东移动认购的是浦发银行增发的新股,由于不涉及国有股权转让,所以不需要经过国资委审批,但是需要备案。”
在张文魁看来,国资委作为央企出资人,在涉及国有股转让时应该先公开挂牌,转让方与摘牌企业达成协议后,再上报国资委审批。
该项交易其中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涉及转让国资委持有的存量股份?
张文魁认为,广东移动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来认购浦发银行的增发,这属于大型央企下属二级子企业内部的投资行为。只要双方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相关主管部门只需要按程序进行备案即可。
国资委是否应该审查中移动是否涉嫌“非主业投资”?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博士表示,“中移动是在打擦边球,因为手机支付也是3G的未来方向,并非完全不相关联。这也给国资委审批出了一道难题,因为以后其他央企也会涉及相关的投资问题。”
中移动作为最赚钱的央企,其投资行为将成为众多央企的风向标,显然,国资委接下来将面临更加艰巨的监管难题。
【各方观点】
央行副行长苏宁:
是否导致不公正需研究
“产业资本进入,会不会导致控股的入股方企业要求商业银行对他的支持,从而导致不公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央行副行长苏宁说,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应该慎重。
究竟可能出现什么不公正的情况呢?苏宁回答:“我们也正在研究”。
有行业人士认为,从3G产业的未来前景分析,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是一项值得称道的投资策略。问题在于:该笔投资是否需要一次性投入400亿元?“很可能发展手机支付业务只是利益的一个方面,通过战略性参股商业银行,获得投资回报,则是中移动的直接目的。”
中国人寿总裁杨超:
必须坚持“主业为主”
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公司总裁杨超在“两会”间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持股是大事,如果上述消息属实,子公司的运作应该代表着集团的利益和发展方向,但不明白为何由子公司进行操作。
杨超表示,中移动与浦发银行合作,当然会有联动和协同效应,但“主业为主原则是肯定的”。另外,要看中移动扮演的角色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投资。若是财务投资,就要从盈利和财务等因素进行考虑。若是战略投资,肯定要公平公正地治理。
杨超说,银行与保险公司相互持股的例子有很多,因为保险公司本身也是金融机构,相互持股可给双方带来协同效应。但如果企业不是保险公司,则不能以此而论。
经济学家李稻葵:
长远看或有不良后果
昨日,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李稻葵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移动)这种投资,从学理上说,从长远看有一定的不良后果。
李稻葵认为,这类合作必然使企业和银行关系过于密切,企业必须在商言商,银行必须起到监督企业的作用,双方融资就会产生混淆。他还认为,持股的比例是多少,这个度也很重要。
随后在昨日晚间,浦发银行也发布了公告。
公告称,董事会已同意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广东移动将以现金形式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浦发银行称,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核心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65072776上海:021-61213899深圳:0755-33203568成都:028-86516389028-86740011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