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届亚布力年会之VC与PE论坛实录

2010年02月28日 16:40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届亚布力年会于2010年2月26日-3月1日召开,主题为:亚布力10年—企业家思想力。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报道。下面是年会《VC与PE论坛:未来商业机会》实录。

谢祖墀:下面第一个想问各位嘉宾的问题是:中国的VC以及PE将要面临的一系列发展机会,尤其是在未来五到十年,你觉得全球或者在中国格局的变化,以及这种格局变化会给我们PE或者VC行业的同仁们带来什么样的机遇,请各位用不超过五分钟的时间回答这个问题。

陈宏:我认为整个中国风险投资中,VC和PE这两个行业真正起来是在2004年以后,像以前有一些比较早的基金,这几家主要是以外资为主的资金来源,而人民币基金国内当时有三百多家,那些都属于几千万人民币,很多都是炒股,房地产,那样的环境非常不成熟,到今天为止,大家都知道,中国整个风险投资基金已经有几百家左右,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得非常迅速,所以整个行业中,虽然是新的基金,但是管理都是十几亿以上,我最早在硅谷,硅谷是美国风险投资之都,相比来讲,中国的风险投资资金的融资速度和投下去的规模,我觉得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国外的发展速度,特别是从去年开始,人民币基金开始崛起,包括90亿的人民币基金,也是十几亿基金也做得非常好,所以在这个环境下,我觉得虽然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在过去的很多年发展非常非常快,但是在整个行业来讲,我还是认为属于小学生的角色。所以在中国接下来的十年中,本身自己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包括现在看到的对冲基金也开始进入中国,包括以外国基金投资中国公司为主要方向的海外上市公司逐渐使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改变,所以我还是认为下面五到十年之中绝对是整个中国风险私募基金,包括对冲基金发展的非常大的方向。第二个我感觉到的,本土团队在这些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2003年的时候,这些基金都比较小,我想沈南鹏虽然打着国际的品牌,但完全是本土的基金,像塞佛,像鼎辉,这样很多好的中国基金出现以后,我的预测是,他们慢慢的可能会走向世界。怎样走向世界呢?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发展的重大趋势所在,第一个趋势就是以中国企业走向国际,以中投为例,而且民间的资本也在走向世界。第二点我们感觉到的是,中国企业除了上市以外,并购这个行业又变成了一个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他们所推出的另外的机构和方式,这种方式对投资者来说,在这种环境下这样的趋势我觉得也是这样的,大的方向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强,像现在互联网行业,腾讯已经达到了四百亿美金的市值,阿里巴巴有几家公司,其中一个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一百亿美元的市值,百度已经有一百六十亿美金的市值了,所以在这个方面,再加上我们一些别的,这些企业游戏越做越大的时候,新的企业也要进行竞争,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并购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VC还有寻找的另外一个并购,加上中小板的上市给人民币基金提供了一个机会,很多企业投在中国国内,整体来讲下面十年,我们在这个行业里感觉到是一个非常期望和期待的行业。

汪潮涌:我想补充一下,刚才陈宏讲了一个趋势,中国VC发展的历程,经历过启蒙期、培育期、发展期,我觉得我们现在是处于发展期,启蒙期其实很早,从80年代中期,中国中创成立的时候就是中国的VC产业的苗头,只不过当时中国没有这种通道,致使他们夭折了,后来到了90年代末又一批启蒙者起来了,这个时候包括1999年成立,包括深创新投1999年成立,当时是为了准备2005年底和2001年准备要推出创业板,所以当时中国一夜之间起了50多家形形色色的创投公司,这次创业板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次中小板的推出为中国的VC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所以这是一个发展期,作为PE来讲,我觉得十五年前当首席代表的时候,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投资项目就是平安保险,当时和高盛一起投了5400万美金到平安保险,今天15年过去了,平安保险已经是拥有几千亿市值的公司,如果把银行、证券、保险加起来有上万亿,中金公司正式成立以后投了42.5%的股权,这也是战略性的PE投资,那时进入中国的PE投资以国际大型的财团、投资银行为主,后来像独立的华平、凯雷等等陆续进来,真正的PE也是五年前刚刚进入中国,他们以前在一直观望,以前国际上大的PE以为中国缺乏两样因素,大的PE进不来,以为池子不够大,大鱼进不来,认为你的项目和规模不够大,要的钱不够多,一个亿两个亿美金就算是很多钱了,还有就是你的退出通道没有大的回报,后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等大的国企海外上市,给PE提供的机会都是30亿美金,40亿美金,带来的回报都是一百亿美金以上,凯雷在中国,大家知道徐工失败,但是他们投资的太平洋保险,4亿美金进去,14亿美金出来,这样的话,国际的大的PE五一下子看到中国,原来中国的市场还是大有可为,有容量,作为VC来讲,像宏山也是2004年进入中国,以前他们觉得中国没有这么高回报的公司,像我们在美国投的雅虎,Google,刚才陈宏讲的这些例子证明中国的VC和PE同样可以超过美国硅谷的回报,当时我们投百度,作为这种规模的回报和倍数的回报,双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的VC和PE产业现在处于黄金的发展时期,谢谢!

谢祖墀:汪总也非常关注发展的拐点,江总的看法怎么样?

曾之杰:如果到了一万美金,基本上中国的GDP总量就是和美国差不多,或者超过美国,在这么一个大的过程中,资本投入实际上是很关键的,这样机会就很大,但是另一方面,这个行业中国的历史也并不长,像我原来大概是1991年进来的,现在基本上老的团队基本上已经退休了,现在本土的成长起来了,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这两年整个基金行业的格局都在变,新的人民币基金,和现在追求人民币基金的背景大部分是国有,或者以社保在后面,这个当然是很好的事情,中国的人民币基金能够到90亿人民币,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毕竟还是有这种,作为一个生态链来讲,民间的融资渠道,真正多元化的格局其实还是没有形成,所以你要是让我来说,机会肯定和挑战是并存的。五

谢祖墀:你觉得那种竞争的程度会不会越来越激烈,会不会影响到基金行业的发展?

曾之杰:竞争肯定会存在的,而且会影响到这个行业的格局,大家可以感觉到在这个行业的氛围。

丁健:我终究不是经济学家,无法作出宏观的预测,我是从其他角度去看,因为我本身也做过企业,投资哲学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头脑过度的固定,一定要开放,要让更多新的想法能够出来,但是我感觉到的,刚才讲到了中国存在着很多的机会,我们也感觉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中国的很多的项目,我们看到的,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原创技术的还是少之又少,在硅谷做VC做投资还是不一样,他们的投资很大的比例在这个方面,一方面当然是跟中国的整体的科研机构,这方面的机制有跟大的关系,另外也是跟国内的整个创业的心态也有关系,追求短平快,想超过别人很快的赚到钱,当然这个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很多时候对于企业实际上在创业过程中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的过程,让很多的创业者在这方面发展,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有很强的实力,也在想往创新方面转型,其实另外一个可以看的地方就是怎样把国外的一些现成的技术拿到中国,和我们自己这方面结合在一起,能够真的在一些领域可以有所突破,利用中国的市场机会和国外的技术进行结合,我认为在这些方面来讲的话,我们看到的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少一些,如果中国下一步要在VC行业和早期的高科技的发展方面能够真正走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这个目标的话,要花很大的力气,同时也是在这方面孕育着非常多的机会,给很多的企业能够早日给别人当廉价劳动力,从这样的格局中跳出来变成一个真正的,更多的以IP为基础的,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这样的新型企业,我觉得这是我们的机会。

刚才也讲到,PE市场在中国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点,就拿我们今天在这里开会为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滑雪,我记得有一次在美国听过一次讲座,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位经济学家,他总结美国几十年的发展,在二战后的发展,他觉得最重要的发展动力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追求,其实可能讲得太宏观了,但是我认为,任何程度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已经反映出来了一部分,其实某种程度上就反映出了大家的期望值,但是我觉得在这些领域,其实有很多很多涉及到每一行每一业的,中国在这些方面会有非常大的机会。

谢祖墀:丁总您也讲到了另外一个拐点,就是人的生活方式,随着财富的增长,生活的方式也有很大的改变,也会提供很多新的机会给我们。

丁健:没错,而且还有另外一点,当互联网出现之后也使得中国在很多方面和其他国家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我们看到在某些方面还比很多发达国家冲在更前面,前一段时间美国的电信公司,中国是发达国家,他们是发展中国家,这也反映出我们在很多领域不仅仅是有追赶别人的机会,还有很多领先别人,有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相关专题:

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届亚布力年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zhangzj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