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专家建言新股询价定价:完善网下配售

2010年01月30日 07:18中国证券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记者 朱茵

在1月29日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上,一些投行人士、机构投资者以及专家学者在对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纷纷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比如,适当提高网下配售比例、引入存量发行、增加基石投资者等。

多招完善询价机制

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表,中国人寿资产副总裁王军辉认为,由于网下配售比例较小,众多机构最终获得的配售量非常有限,对机构投资者询价没有约束力。A股新股定价环节与股票分配环节存在脱节的情况,导致累计询价市场化定价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因此,他建议,在询价阶段,提高网下配售比例,特别是提高大型机构投资者的配售比例,发挥大型机构投资者的价格发现功能。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廖理介绍了香港引入基石投资者的案例,并表示在未来新股发行的改革中,可以考虑进入基石投资者等长期持股。

中信证券资本市场部孙毅建议,可赋予主承销商一定程度的自主配售权,通过将不同的报价和购买意向同股票分配数量相联系,以促使投资者反馈自己真实的认购意向。例如,网下发行部分的20%,这部分股票配售给报价接近最终发行价格的机构。

此外,交银施罗德总裁莫泰山认为,在询价机构市场行为趋于理性的情况下,可考虑缩短限售期。

对超募进行事前管理

高市盈率发行导致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超额募集资金的现象。2009年超额募集资金为699.82亿元,中小板实际募集资金几乎是拟募集资金的2倍,创业板则接近3倍。对此,业内专家建议,可引入存量发行以及预先设立超募投资项目等做法。

瑞银证券董事总经理赵驹表示,国际资本市场存量发行方式值得借鉴,有助于缓解目前国内IPO超募较为严重的问题。赵驹表示,IPO实行存量发行的股份为老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超募问题。但他同时认为,目前超募也与市场估值水平过高相关。赵驹表示,是否通过存量发行解决超募问题还有待讨论,因为投资者可能会对股东高位套现产生一些争议,在配套措施上,可以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对存量发行比例做出一定限制,并要求股东对出售存量股的原因做出解释等。

广发证券总裁李建勇表示,由于当前市场化定价中超募已是常态,因此事前管理十分有必要。他认为,计划募集资金额和最后发行出现差别有多种原因。一是由于发行人在进行资金规划,提出上市申请时,对市场化定价及实际筹资额估计不足。二是从发行人筹划、提出上市申请到实际定价发行,时间间隔较长。三是市场估值水平过高。他建议,在发行审核的时候引入补充募投项目,如果实际募集资金超过原定主要募资投向,可用于超募项目,将超募管理摆在事前进行监督,或许比事后监督更有效。

相关专题:

新股发行制度再改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朱茵   编辑: hezl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