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开幕式部分全文实录
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
主题:全球低碳经济革命与中国碳金融之路
时间:2010年4月25日
地点:北京天伦王朝酒店
主持人(李雨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这里是2010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暨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会议现场,欢迎各位的到来。首先介绍一下今天的会议是由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主办,由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国际金融服务集团协办。我也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主持人李雨菲,也算今天这个论坛主办方之一吧。所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今天活动的组织者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问候,欢迎大家。
在今天会议开始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提议,我想这个提议也代表了今天来到论坛现场的每一位心声,因为此时此刻特殊的日子里,我想作为论坛里最惦记、最关心的就是青海玉树地震遇难的同胞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当中,很多青海玉树朋友失去自己的亲人和自己曾经拥有美好的家园。我想他们的痛苦也是我们心中的痛苦,他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所以在今天会议的现场让我们以一种非常庄严、非常特殊的方式向他们表示一份敬意,也送上一份祝福,提议现场所有的来宾起立默默为地震当中的遇难同胞表示祝福!
现在一起致默哀礼。礼闭!
衷心希望对遇难同胞的敬意和祈福能传递到远在青海玉树的朋友那里,让他们能够那感受一份温暖,也得到一份希望,同时也希望在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能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在危难面前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尽快的帮助他们能够走出灾难,尽快重建家园,开始新的生活。
回到主题现场。到今天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已经连续成功了五届,今年是第六届了,在每一届年会上都会以非常广泛、高端、国际化的视角来关注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领域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焦点的问题。在今年的年会上主题词就是低碳经济。可能很多人对在去年年底所召开的这场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还是记忆犹新。在会议上也是第一次让全世界人达成共识,发展低碳经济,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相信在低碳经济的带动下,产生经济发生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会促使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能够掀起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当中提到努力建设低碳排放的消费方式。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生产当中,无论在实体还是虚拟经济当中努力寻求和实现着所谓低碳经济。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对金融界来讲,碳金融是新一轮增长的兴奋点和增长点。实现碳金融对每一位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所以,究竟如何实现碳金融,实现碳金融对我们来说意味什么。今天就在年会上共同探讨和交流的话题。
今天我们邀请到来自政府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很多中国经济界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就我们关心的话题来做主题演讲,并且来进行现场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在这里也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邀请到的各位贵宾。
首先让我们欢迎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先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先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魏迎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先生;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原副行长刘克崮;国际部副部长吴忠泽;国务院参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节目总监韩建群;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陈炎兵;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世红;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副主任何海明先生。
除了以上前台就坐的嘉宾以外,还邀请到中外100多位经济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和100多个城市的市长和100多家银行的董事长和,还有60多家来自中外知名媒体的朋友,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各位辛苦了。
首先让我们有请大会主席、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世红致开幕辞。
何世红:(见稿)。
主持人(李雨菲):非常感谢何主席的致辞,正像他所讲的一样,每一届年会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一次思想盛宴,希望在今年年会上各位贵宾通过他们的智慧和思想碰撞和交流产生一场头脑风暴,让我们共同把脉中国经济和寻求碳金融发展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我想作为这次论坛的协办方之一——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一直和主办方可以说是非常诚挚的合作,连续几年一直关注这个论坛的举办。应该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非常骄傲和自豪的说,作为中国最专业、最权威的主流的财经媒体,一致是在以敏锐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和报道和关注着国际国内的金融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所发生的一切。我想今天作为论坛的协办方之一,也是再一次体现了作为财经媒体的一份职责和使命。
接下来有请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节目总监韩建群先生致辞。
韩建群:尊敬的大会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大家早晨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2010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暨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首先我谨代表本次年会的联办单位之一——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各位领导、嘉宾、各位专家学者以及中外媒体的各位朋友们前来参加本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放眼全球,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率先企稳向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一族,中国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同时,低碳革命的浪潮如期而至。进入危机之后,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已日益凸显,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碳金融组建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碳金融将对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全球新的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显然极其重要和刻不容缓。
我们这次年会主题确定为“全球低碳经济革命与中国碳金融之路”,无疑是十分适宜和有意义的。我们期待着各位领导和专家在会议上对此发表真知灼见。
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自去年8月24日由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变呼号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向更加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又迈出了一大步。对我们财经频道的改版方案,胡锦涛总书记和政府其他八位常委都做了圈阅,温家宝总理和李长春同志还作出了重要批示。财经频道推出八个月以来,得到各界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观众的好评。我们在全国财经委节目当中的收视市场份额由原来不足50%上升到70%,国际影响力也大大增强。财经道一再主持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的宗旨,特别是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和中国财经金融领域的风云变化、发展和进步。我们感谢全国经济界、金融界、机构和朋友们,包括在座的各位对我们长期的关心和帮助,并希望继续得到你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认真真地、忠实地做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的守望者和推动者。
本次会议我们照例派出我们的主持人和记者队伍,对大会进行报道。会议期间,我们还将对部分领导、专家进行采访,希望得到你们的配合。最后,我再次代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各位前来参加本次会议表示感谢和欢迎,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雨菲):非常感谢韩主任的致辞,刚才韩主任的讲话是当下共同探讨碳金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相信在未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各种报道中,碳金融也会成为我们更关注和持续报道的一个主题词之一,也相信在韩主任的带领下,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会和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刚才两位嘉宾的致辞,也为今天的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接下来一起来进入有关全球低碳经济革命与中国碳金融之路的主题演讲时间。首先带来演讲的是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先生,让我们有请蒋委员长。
蒋正华: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朋友,我非常荣幸受邀请来参加这次年会。
2008年到2009年是中国金融和经济受到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年头。但是这两年当中经受了很严重的考验和取得了很出色的成绩。中央见势早、决策快,行动果断,所以在全球应对经济危机当中中国领先复苏,对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当中,中国的金融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贡献实际上也是反映了在危中有机,中国经济抓住了这次中国经济金融危机发展的趋势,使得我们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为以后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总结了一下,大概2009年金融方面的发展有五个方面,这也是以后我们进一步深入进行一些领域。
第一,中国的金融保障了中国经济在全球萧条的环境下,能够领先复苏,这在中国2009年8.7%的增长率当中,假如按照支出化来计算的话,最终消费贡献4.7个百分点,投资贡献5.4个百分点,外贸出口贡献是负的1.6个百分点,所以看出在中国这次面对金融经济风波当中,投资和内需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两方面不单单对我们复苏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我们金融业在今年以及以后要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二,资本市场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9年一直到现在,我们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了很多方面的突破。比如说证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创业板的推出,刚才我们主持人也见到,中小企业怎么样融资,这是我们现在各方面关注而有困难的一个问题,创业板的推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股指期货的推出也进一步开拓了投资的渠道,现在中国不缺资金,而是缺少投资的渠道,不单单银行有大量的存款,而且民间有大量的资金,及其需要找到投资的渠道。同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也为我们后危机时期的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也是今年和明年重点发展的方面。今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等各个金融的监管机构以及金融企业在这方面有很多新的打算,我知道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期待在今年有更大的发展。
第三,银行业乘势前进,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次危机当中应该讲银行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是跟国际上相比,我们这个损失还是有限的,比较小。相反,在国际金融界陷入困境,依赖政府救济的这样一种艰难环境下,中国的银行业是一枝独秀,不单单去年银行业的利润在全世界上是领先的。同时,在我们银行业业务的发展以及管理等等这些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进展。
第四,人民币的地位空前提高,作用不断的加强。现在有许多国家把人民币作为外贸结算的一种货币,大概统计了一下,大概有20个左右的国家,把人民币作为外贸结算的货币。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结算也取得了很多的进展。台湾现在也是对于人民币有大量的需求。有一些国家和我们签订了货币互换的协议,人民币向国际化的方向正在不断地推进而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我想可能人民币要成为国际筹备货币还有很大难度,要有相当长的时间逐步推进。我们首先把人民币作为结算的货币,推进离岸中心的建设,以后使得它逐步成为投资货币,进一步向着未来人民币可以完全自由兑换和成为国际筹备货币,我想这个方向应该是我们不断要推进,应该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可以达到最终目标的。
第五,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发言权不断地提高。我们知道在IMF当中,中国的投票权比欧洲一些国家还要少。但是中国的经济总量比这些国家要大得多,还有其他的一些方面。过去在国际的金融领域,中国的发言权和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他们的地位不相称,这些年的发展,这些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最近中国人在世界银行和IMF当中都获得了重要的职务,这是标志性的改变,说明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发言权和作用将会不断地提高。
现在当前世界金融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是我可以这样讲,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一些国家主权债务的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究竟怎么样发展?都是我们密切在关注的。主权债务危机现在来看不至于从规模和它的严重程度来讲,不至于跟美国的次贷危机相比。可以说最危险的时机已经过去,但是还有很多隐忧需要我们关注,有很多潜在的问题。根据一些国际组织对2010年和2011年的世界经济发展的预估期来看,从去年年底到最近不断地在调高它的估计。IMF最新的一个估计是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4.2%,这比它以前的估计提高1个百分点。
我国的经济在今年也会继续的平稳增长,大概“两会”期间提出的目标是8%,实际上很可能超过这个水平。有很多国际组织预测会达到两位数。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和解决,比很多金融专家、经济专家以及政界估计得要好,回忆2009年初的时候,很多人主流的意见都还是认为这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可能会是一种U型复苏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现在看来,U型的复苏会比过去变得更窄一些。所以,现在又有一些比较乐观的看法。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一场乏味的经济危机。所谓的乏味是指各个国家都采取了不惜成本的投入,加大投入,其结果使得经济的状况得到了缓和。有一些人认为没有提出任何的一些新的概念,没有提出一些新的理论,而是在原有这样一个框框下,危机就好象可以解决了。但是,我知道可能这个看法也是过于乐观。现在来看,我们很多金融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比如说道德问题,最近我们看到高盛收到恐告。还有金融市场监管的问题,比如今年达沃斯会议,很多金融家去参加。去年基本上金融家顾不上参加达沃斯会议,去了以后也是受到大家的谴责。今年远远超过以往达沃斯金融家的数量去参加这次会议。他们参加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要宣告,不要对金融更加加强监管的一些他们的理由,要争取同情。我们看到今年年初的时候,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推出了很多的对于高层管理人员经济的刺激的一些措施。金融秩序的重组、金融制度的规范以及西方商学院制定的一些金融一些基本的一些概念等等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展开。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政府和金融界对监管问题已经发出了很多矛盾,所以我觉得这些方面我们是需要进一步得来研制,当前我们作为影响中国金融大局的问题,一是房地产泡沫的问题,另外是金融问题。房地产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得力的措施。我们也吸取了日本过去失落10年有很多教训,我们知道1983年11月到北京访日提出日元国际化问题。所以,我们现在也很关注这样一些问题,各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都是很有力的。我相信一定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未来,今年和明年可能有一些更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金融界发挥我们自己的责任,今后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有四个方面的革命,这会推动我们的未来。一是科技的革命。现在在世界历经了四次的科技革命之后,现在又进入新的科技革命。它的很多新兴产业科技的一些方向,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二是能源革命。包括我们刚才提到的低碳经济等等,跟能源革命有密切有关的。第三是增长模式革命。一方面从金融角度来讲,金融自由主义,通过这次危机已经破产,但是从金融如何找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还需要我们各方面来研究。四是生命科学的革命。这和其他几方面的革命都是密切相关的。前一段我参加了中小企业的座谈,中小企业在这些方面也是非常迫切地希望能够得到金融界的支持。在这些事关未来世界发展方面能够发挥作用,中国的中小企业现在已经占到企业大概有99%。所以无论从经济增长还是就业这些方面,都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各方面努力,大家共同关注和推进的方面。
最近一段时间,在世界上有着很热烈的讨论,究竟21世纪哪些国家将会主导世界的发展?这个讨论,在20世纪初也曾经发生过,当时的讨论主要是20世纪认为,一是美国,一个是阿根廷,可能主导世界的发展。结果美国上去了,阿根廷下来了。这里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现在世界对中国的评论,从20年前流行中国崩溃论到10年之前流行中国威胁论,到现在世界上流行中国责任论,这对中国的观念、探讨都在不断的改变。但是,我们怎么样在探讨成绩的同时,也不被一些好话变得懈怠。我们怎么样看到世界发展的趋势,在中国来讲,加强金融的建设,有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全国性的金融中心以及地区性的金融中心,通过这样的金融系统来全面地推动在21世纪的发展,使得中国真正在21世纪实现我们发展的目标走在世界的前列。我想今天也有很多金融界和市长参加,我最近走了很多地方,都是在抓金融的发展。我相信通过共同的努力,一定会使得中国的金融起到经济的骨干和关键的支撑作用,使得我们今后得到更大的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雨菲):非常感谢蒋委员长的演讲,刚才他从五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相信随着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一定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当然在这样一个大的经济背景之下,究竟如何探寻碳金融发展之路,走上碳金融之路又会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和新意呢?接下来有请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讲话,有请郑主任。
郑新立:尊敬的蒋正华副委员长,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年会。
2009年是中国金融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有着出色表现的一年。中国的几大银行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十大银行的行业,我们工商银行已经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里面的前10位。我昨天看到消息,工商银行在世界大企业里面排到第五位,而且盈利的情况在世界各国企业里面是最好的。中国银行业的出色表现,这是前些年我们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是中国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发展态势的缩影。
展望2010年,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要在保持2009年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应当着力解决四大问题,或者说面临的四个重大紧迫的任务。我认为这四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在继续实施制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加强通胀预期的管理。一季度我们M1、M2的增长幅度比去年年底下降了几个百分点,但是仍然保持24%-25%这样一个快速的增长速度,仍然是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为了使整个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继续更好的巩固,需要我们银行业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着力优化贷款结构。通过贷款结构的优化来支持民间工资的增长,支持各种创业的活动,支持消费的增长,这样来增强经济的活力,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重要的支撑。特别是怎样能够改善通胀预期的管理。因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价格涨势过猛,今年国务院出台了抑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一些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政策就是关于第二套、第三套房的贷款提供和首付,在这方面采取了措施。我想银行贷款应该支持国务院关于抑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避免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预期的上升。通过改善通胀的预期,为国民经济能较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项任务,要放手发展区域性的小型金融机构,完善小额贷款服务基金。我们现在中国大型的商业银行,他们金融状况已经比较好了,也已经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做了调整的改革。除了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外,还有几十个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在银行结构里面,中小型银行或者专门为小企业、为个体户、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明显滞后,在银行结构里面成为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美国有80家区域性的小银行,这些小银行专门为地区单位之内的小企业、农户提供贷款服务,美国也有大的跨州商业银行,他们提供大额的金融服务和贷款服务。但是小型的大量的区域性的小行,他们为美国的经济增强了活力,满足了小企业经营的需要。小企业中间有发展潜力的,他们获得金融支持的条件下,逐步的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大企业,像最近几年微软就是在它成长阶段开始有风险投资、小型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以至于成长为世界型的大企业。因为大企业是在小企业当中成长起来的。
而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就好象是一个人只有主动脉,而没有毛细血管,因此金融血液输送不到小型、微型的金融服务上去,我们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一个为第三方企业的小企业、个体户提供小额贷款服务的金融体系。所以,今年金融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应该把建立区域型的小型金融机构作为一个重点。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去年进行了大力调研,提出建立草根金融体系的命题,我认为提得非常好,操作性很强,一会儿还要做详细的介绍。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原来我们工农办的主任段主任,他退下来之后,致力于发展小额贷款服务,他搞了一个贷款公司,资金来源从开行批发过来的资金,贷款规模达到10来个亿,雇了3千多个人在河北张家口几个贫困县,专门为贫困的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十几亿的贷款,没有一笔不良贷款,有10%的利益。所以,我建议在座的这些记者要关注它,采访段主任,推广段主任的经验。像小额贷款公司,在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有比孟加拉好得多的土壤,我们应该支持小型企业、个体户和农民的创业活动,帮助他们通过发展经济来尽快走上富裕的道路。所以,这件事情应该作为今年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第三个任务,要利用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机遇,把我国的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最近这几年外汇储备比较多,中央银行金融货币投放比较多,再加上国外资金的流入。所以,我们整个资金流动性过剩。这些资金现在一是冲向房地产,一个是流向股票市场。所以造成了房价涨得太快,涨得过高。可以说中国的房地产业目前已经处在泡沫的前沿,或者泡沫的初期。中国的房地产业绝不能走泡沫的路子,因为我们的近邻日本已经从房地产泡沫中间遭受到沉重的教训,到现在爬不过来。香港也是过去英国人在那里搞房地产泡沫,到现在房价和最高收入还差一大截,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受到伤害的广大老百姓。我们应该学习新加坡、德国,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各种房地产政策的支持,真正使我们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作为最终目标,使所有有钱的人、没钱的人都有一套跟他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步伐,实现居者有其屋。所以,我觉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要加快推进。一是要建立保障性住房相应的收入标准;二是保障性住房的居住面积标准;三是建立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要提高建立保障性住宅的覆盖面。新加坡是70%,香港是40%。我们现在的条件应该在50%左右,都应该有相应的保障性住房,包括新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大学生,他们刚刚就业,先住廉租房,然后住经济适用房,到三四十岁的时候,创业成功了,事业成功了,有钱了再买商品房,所以到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中国保障性住房有的专家提出要制定双轨制,我是很赞同的,就是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双轨制同时运行。我们的金融要支持这样一个制度。
我们流动性过剩的钱到哪儿去呢?我觉得应当抓住这个机遇,把中国的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债券市场要发展期货股指,发展各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通过专家理财,实行理性投资,逐步来取代以散户为主的投资,减少我们资本市场投资的盲目性,使我们资本市场能走向一个稳定的、健康的发展道路。包括吸引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在我们的A股市场上市。使中国老百姓也能够分享到跨国公司的发展成果,来吸纳我们的流动性。另外,可以有利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所以,我觉得这件事作为中国金融产业的发展,要抓住这个机遇,把我们的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第四个任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积极的金融服务,以资本付出创造公共需求,建立稳定的海外能源资源的供应渠道。特别是要重视支持民营经济走出去,现在国有企业都走出去了,获得了金融的支持。现在民营经济、小企业走出去获得金融支持还比较困难。去年和今年争取国际市场需求趋缓,给我们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但是通过资本输出带动商品劳动。提出了五方面的创造性需求,一是扩大海外的能源资源投资带动我们勘探设备、开发设备的出口,而且有利于建立海外稳定的能源资源的供应渠道,可以摆脱部分国家铁矿石价格过快上涨对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出去投资了,价格上涨了,我们也不怕了。二是通过扩大对海外的加工贸易的投资,带动我们零部件的突破;三是通过扩大出口信贷,支持我们机电产品的出口。去年我们船舶新接订单占60%,今年一季度新接订单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可以看到里面最重要的是靠进出口银行的出口信贷的支持,长期的、持续性的优惠贷款,所以可以支持船舶工业拿到更多国际的订单。四是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贷款,带动我们劳务和产品的出口。五是扩大人民币双边的互换、规模,使想进入中国商品但又没有外汇支付的国家,通过人民币来买中国的商品,将来通过这些国家的能源资源来偿还我们的贷款。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消息,5月9日我将率领15人的咨询团到委内瑞拉去做一个发展规划,根据委内瑞拉的资源性情况做一个资源还款能力的评估,根据他的资源还款能力来确定我们给它多少贷款,这样实现互利双赢。现在走出去要使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政府的援助贷款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梯次配置,小企业机动灵活,在前面冲,他们很容易拿到很多资源的勘探权、开发权。小企业拿到勘探权和开发权后,没有资金和技术,我们大企业跟上去,联合开发,或者把它的开发权、勘探权转让给大企业开发,紧跟着政府援助贷款上去,帮助修铁路、公路、港口,把拿出来的资源运回到国内,或者就地设厂搞加工,比如去年钢铁出口产量5.6亿吨,钢铁产量6.9亿吨,水泥产量16亿吨,这个比例不能再提高了,不能把全世界的电解铝高排放的产品拿到中国来,我们可以转移出去就地设厂。碳排放不能都排放在中国这个地方。然后生产出铝型材、钢材运回来,这就挺好的。所以这些事情都需要我们金融积极的支持和配合,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金融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机遇。我们要通过改革来抓住这个机遇,迅速地把中国的金融产业做大做强。谢谢。
相关专题: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x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