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
[通行证注册] [登录]

从谢国忠易宪容到徐滇庆 测房价成经济学家滑铁卢

2008年07月13日 08:45华夏时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地产界的娱乐闹剧不断上演,起因就是一向理性、严谨做学问的经济学家纷纷参与打赌预测房价。这一次的主角是北大兼职教授徐滇庆。8日,他兑现赌输诺言,进行了公开道歉。但在10日,当记者打通他的电话时,他却想跳出事外。“我已无话可说。”他说。

曾经的楼市唱空派还有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和经济学家谢国忠。时至今日,易宪容的第一反应是“我从来就没有预测过房价”。谢国忠则一面要记者去看看3年前的数据多么不准确,一面反问:“我预测错了吗?”

飞蛾扑火般地预测房价,经济学家为什么屡屡遭遇“滑铁卢”?

对此,经济学家汤敏称:“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对,不能以偏赅全。”

9日,当前五大经济学家张维迎、周其仁、樊纲、茅于轼、陈志武齐聚北大,谈通胀,谈调控两难,谈宏观经济,就是不谈房价。

一位局外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抛开经济学家可能牵涉的利益因素不谈,经济学理论不能包治现实中的百病,尤其不能包治人为投机因素强烈、国情特色浓厚的房地产市场。”

当早先经济学成为显学,当经济学家成为人前显贵,到2000年吴敬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整个过程就像画了一条抛物线。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大多成长于制度经济学时期的经济学家们,在公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几乎降到了冰点。

猜不准的房价

绿树、青砖、碧水的燕园早就不再宁静,海外归来的徐滇庆很难置身事外。

这是一个被反复咀嚼了很多遍的故事。2007年7月11日,楼市疯狂到极致时,徐表示:“如果2008年7月11日房价比2007年7月11日低一分钱,即用整版篇幅向深圳市民道歉。”随后知名财经评论人牛刀说:“我和你打赌,肯定会跌!若不跌也用整版道歉!”

赌局开始,围观者众。其间有相信徐滇庆的抓紧时间买房,亦有相信牛刀的耐心观望。

随之发生的一切均始料未及:美国次贷危机和通胀波及全球市场,宏观调控空前从紧,雪灾、地震接连而来。

楼市先是进入观望期,有价无市;接着拐点到来,量价齐跌;甚至到了地产商和银行要闹个你死我活的地步,崩盘危机隐然浮现。

现在,胜负其实已见分晓,徐滇庆也自掏腰包在报纸上登了道歉信。问题是,歉也道了,面子也丢了,眼球也赚了,嘴还是很硬——徐滇庆根本不承认输了。

徐滇庆在不同场合,包括在道歉信里,不停阐述的仍是他最熟悉的理论——房地产与金融的关系。他仍然预言:在热钱汹涌进入的背景下,势必热炒楼市,房价会大涨。

承诺兑现了又如何?何况有的承诺根本不去兑现。北师大教授董藩3年前写的《两万言书》,称“较高的房价是中国的特色”、“把房价拉下来是祸国殃民的想法”。出于对自己专业知识的绝对信心,董藩表示:“将来如果我说的有80%的错误,我是会跳楼的,因为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在更早的4年前,谢国忠曾警告上海房价随时会大跌。不久之后,易宪容预测“上海房价会下跌50%”。但结果是,上海的房价在之后的3年间翻了近3倍。

现在大跌的结果出现了,且后果严重,但预言像保鲜罐头一样早过期了。

不是猜不准结果,就是猜不准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在笃信等待中,心一点点凉了。

当理论脱离实际

经济学家哪里错了?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知道答案。

徐滇庆从供需出发,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房价上升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并没有错。他承认自己预测不准,主要在时机上,并提出影响深圳房价的还有次贷等其他诸多因素。

对此,湘水之鹤在博客撰文认为,经济学家预测不准主要是不了解国情,高高在上,到处演讲,拿着统计信息就下结论。此外,信息不透明,信用不完善,致使经济主体不按常理出牌,投机氛围浓厚,再高明的经济模型和统计工具都会失效。

经济学家赵晓提出过一个房地产1/3理论:1/3是宏观问题,1/3是金融问题,1/3是发展商自己。此外,有人又加进了政策问题。

谢国忠9日在电话里承认,对市场投机等行为,在判断市场趋势时是有参考作用的。言下之意,此前经济学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但他同时依然辩称:“权威数据有出入是一方面,经济运行有规律,国际成熟理论共性是适合国内的,不能全盘否定。”

差一点也卷入一场300万元赌局的北京派丰理财首席经济学家侯宁深有体会:“经济学家离市场太远,不是说理论不对,而是脱离了实际。”

侯宁解释造成经济学家时常祸从口出的一个例子是:中国房地产有很强的特殊性,房地产业绑架了整个银行,甚至国民经济,多方博弈非常激烈,投机行为很集中。“这不是经济学能解释清楚的,需要社会学来解决。”

公信力跌至冰点

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经济学家这一次的代价,是加速降低了其公信力。最近网上一个“谁还相信专家”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的公信力已跌至冰点。

过去20多年来,改革开放大潮中,经济学几乎是惟一的显学。经济学家以权威、专业的姿态频繁进入公众视线,到处作报告、讲学,做政府顾问、企业独董,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人前显贵背后背负的却是越来越多的骂名。信任和质疑两条曲线在2000年经济学家吴敬琏身上交叉后,抛物线掉头向下。

那年正处于“基金黑幕”时期,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沉默不言,吴敬琏一句“中国股市黑不得”成为经济学家良心的象征,并以此当选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

当经济学家的行为要以良心来衡量时,经济学界迎来了真正的悲哀。从“郎顾之争”到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的判断,曲线在延续。

股市热预测股价,楼市热预测房价,实质上他们一开口就错了。

上述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处于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早就超出了制度经济学的范畴,再碰到疯狂的楼市现实,遭遇滑铁卢是必然的。

今日推荐 更多精彩
中南海密切关注经济恶化风险
    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减速,成为近期宏观经济决策的两大核心问题。专家称,加息与否将取决于对二者的取舍,实际上,未来几个月央行作出加息决定的可能性已被降低到30%。[详细]
财经热点
·6月份出口增速跌破临界点 外贸政策现调整压力
·美智囊团预测联合国及世界银行总部或迁至中国
·解读王益:29岁步入仕途开始积累人脉资源
·王石为什么会犯青涩错误:只讲故事不干实事
海外看中国
·日刊:北京出租车司机车上卖桃
·港报:担心中国“包围” 印度要追赶中国
·英媒:中国超级富豪致富为何如此之快?
·日本智库聚焦12年后的中国:“未成熟大国”?
凤凰独家评
·樊纲:中国内地通胀问题是因资源价格被人为压低
·石齐平:内需驱动中国发展 2035年前超越美国
·中国监管层无法掌控热钱缘于各部门信息割裂
·李光耀:国家发展靠民族性在全球化下无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公培佳   编辑: chenj
更多新闻
凤凰网财经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