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学韬:教育是文化的交往和分享
凤凰网财经讯 2010年12月10日,由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凤凰网财经全程图文报道。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dvisory Services 执行董事满学韬(Robert J. Mansueto)表示,教育它首先是一个文化的交往和一种分享,未来的这种文化和世界的模式应该和过去的世界有很大的差别。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我们非常感谢朱研女士,给我们分享了很多他们其实,我们中国的新闻媒体走出去,其实也有赖于很多,我们的记者们,他们的不断的艰辛努力,在第一线给我们最快速最真实的报告。我们这次时间有限,大家已经肚子饿了。你原来是一个历史老师,现在做大学的咨询工作,现在是一个教育机构的顾问,那么对于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您给出什么样的建议?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改革我们的教育,如中国文化能够走出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
满学韬:我不知道我今天能把所有的问题,能不能都谈完,但是教育和创意在今天的世界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尤其在中国,大概是六年以前,在一个美国的专业会议上,这个会议主要是要影响中级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那是在一个教育的会议上,中国的教育有一些学者和一些教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到这个会议上,希望有更多的,我们一起合作,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到美国去留学。他非常感兴趣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面能在哪些领域进行合作,后来我就到北京跟他来聊,后来去的香港。结果过了五天以后,他给我发了一封E-mail,他要离开教育行业了。那么就是我有更多的思考怎么样能够把真正的教育发展和交流能够真正做起来。
那么教育它首先是一个文化的交往和一种分享,未来的这种文化和世界的模式应该和过去,和以前的世界有很大的差别。有三个原因是我关注为什么要加强中美的教育交往。到目前为止美国是吸引全世界最多的一个国家,最大的留学生人群是来自中国。而且中国对美国的彼此两国之间的尊重,使这种合作更加的密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是教育协会,在教育协会里面有两位很重要的官员,其中有一位是国务卿。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文化之间的各个国家之间文化和教育的交往作为基础的话,那么世界的和平是不能够持久的。所以在过去若干年当中,这个机构积极在推动美国和各个国家之间的教育交往,在各种方式上进行。
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我们有一个新的进展,那就是把不同体制国家的文化联系在一起建立一个自由的体制,不管是民主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政策倾向也是被我们的国会得到了认可,最著名的就是Fugeride(音),在这个文化交往当中,有两个词是很重要的。第一是认可,至少是认可。从1965年到1966年的时候,美国正式开始打开国门,让更多的学生到美国去接受教育。通过这种学生之间的这种交流,使各个国家之间的了解更加密切。1955年、1954年的时候,是有34232名国际学生在美国学习。到1995年年到1996年度那时候已经有了45万学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09年到2010年是69万的数字。去年有一个微小的变化,就是印度超过中国,成为进入美国最多的留学生国家的来源。那么现在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留学总数是占到整个比例的18%,整个的中国留学生人有12万8千人。
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去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留学生开始有所减少,但是中国留学生增加了30%。有25个国家的留学生人员是在减少的。在过去三年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的趋势是分别增长20%、21%和30%,这对于美国意味着什么呢?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中国迅速发展以后,留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对美国的整个教育的影响,有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留学使美国的大学教育更加的丰富多彩。有利于美国的大学教育拥有更多的世界的眼光,而且两国的学生有更多的理解,也使中美两国加强彼此的理解和了解。然后分享彼此这种经验,创造一个新的交流环境和世界。对于中国留学生这样的留学经历它们的益处是什么呢?有不同的眼光,学习不同的文化,充实自己。他们在学术领域的成就也会在世界各国领域发挥作用。这应该是一个双赢的结局,那么大家不应该担心中国可能会输掉。有一些朋友跟我说他们很担心一些中国留学生走出国门以后,学生归国他们好像丢失了中国的感觉,我想这是美国教育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意义,应该不是颠覆它的传统的习惯和文化,而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能够更加的升华和发展。非常感谢大家!
相关专题: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cao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