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专家刘晓梅:公务员高养老金体现公共财政不平等
凤凰网财经讯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社保专家刘晓梅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前夕与凤凰网财经的独家对话中表示,公务员高养老金是目前公共财政不均等的最大体现,政府继续维持该政策缺乏说服力。
以下为凤凰网财经对话刘晓梅教授文字实录:
凤凰网财经(何庆宇):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且是典型的“国未富,民先老”,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为发展的重大隐患。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未来将出现巨大的退休危机,您怎么看?
刘晓梅:我首先同意西方学者为我们中国担忧这件事情,我作为中国人更担忧。但我不是那么悲观的,毕竟同时也有机会。我不主张把危机都看成是一种负面的东西,在中国更主张“老龄化带来的未必都是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说我们现在60岁以上的人群已经达到了1亿多,相当于整个日本全国的人口。其实老龄人是一个单纯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机会。像一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社会,它的消费主要是靠老人来支撑的。只不过在中国,由于老人的收入比较低,现在一些必要的保障制度都没有健全,可能消费没有上来。
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持续这么快,但有一点就是不能忽视对老人待遇这一块增加,如果不增加消费的话,几辆马车支柱的消费需求增长比较慢的话,也阻碍经济的发展。其实在消费需求这一块,老人是最大的需求,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并不都是负面影响,老龄危机并不可怕。如果我们应对得好的话,它可以变成一个机会,更推动我们经济的发展。
所以最近中国很多大的政策方针都是关于民生的,其中最新出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是最大的举措之一,如果中央财政能够出钱给每个老人基本养老金买单的话,那么中国的消费需求马上就会增加起来了。我在网上看的资料,有些试点的地方就是给老人发养老金之后,老人立刻拿着早晨去买早餐,中午去吃小饭店,这样的需求会马上拉动整个经济发展。所以说,有危机是首先必须认可的,怎么去应对这个危机是我们政府和整个社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凤凰网财经:我们有着与发达国家规模相当的老龄化浪潮,但人均收入和财富却只是发达国家的零头。我们现阶段是否已具备了应对老龄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刘晓梅:我们的人均GDP确实是很低,未富先老是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但我想,以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不是说我们就没有能力去保证每一个老人的需求,因为我们财政增长的速度也比较快,现在其实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算帐来看,我们政府是完全有能力的。政府给每一个农民一个月50到60块钱,这样的话,只占有我们整个GDP财政支出的1%到2%这么一个小小的数据。所以不是说我们没有钱就不能做事,我们钱多做大事儿,钱少做小事儿,但最可怕的是一点都不做。我们现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所以保障可以从低水平起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让老人也同步共享这个社会的发展成果,他的待遇水平会逐渐的提高。
但现在最可怕的就是农村老年人没有保障,制度完全没有的话,它是归于零。所以现在不是说要像发达国家每个人退休都有一个好的保障。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它确确实实老人这个阶层是既有时间,又有金钱的。在中国老人是没有金钱、有时间的,这个状况会逐渐改变,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的财政投入都是用在投资搞经济建设上了。所以说现在水平虽然低,但是我们可以从低水平起步,慢慢的来提高。
凤凰网财经:您还是比较乐观的。
刘晓梅:我是比较乐观的,现在因为已经开始做了,虽然水平很低,但比没有强。只要做了,有个起点,那么慢慢就有希望。
凤凰网财经: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我们剩下的2/3没有纳入公共养老金系统的这部分人,您觉得是否应该有一个时间表,让他们尽快纳入养老保障?
相关专题: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uq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