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六十年记录:一部央企变革的MBA教科书
共和国即将迎来60华诞,而鞍钢,或许是少数几家早在之前数月就已经庆祝过自己60周年纪念日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之一。
援建包钢、武钢和攀钢等,向宝钢等输送了大量设备和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一已之力支撑起了一座城市的经济甚至包揽起了相当一部分本该是政府承担的责任——如同在一个家庭中长兄如父,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钢在顶着“共和国第一钢厂”的耀眼光环的同时,也担负了其他诸多角色,并因此在此后数十年间苦乐兼程。
某种意义上而言,在这家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大型老国企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部浓缩的共和国60年的社会经济变迁史。
“共和国第一钢厂”
1949年6月26日,当出铁的钟声敲响,火红的铁水带着热气自杂草丛生的高炉中奔腾而出之时,激动的工人们在“出铁啦,出铁啦!”的欢呼声中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和国辉煌的钢铁史就此掀开了第一页。
此前,这片几乎已经是一片荒烟蔓草的土地是日本人于1916年建造的“昭和制钢所”的所在地。日本战败后,国民党一度控制了“昭和制钢所”,并将其更名为“资源委员会鞍山钢铁有限公司”。1948年,国民党溃败后,共产党接收了这座工厂。然而,此时的鞍钢已经破败无比,按照留在中国的日本工程师的断言,“这里只能种高粱”了。
然而,这一断言最终结束在第一批新鞍钢人的奋斗中——1949年7月9日,鞍钢正式恢复生产,而举行开工典礼的广场上悬挂的“为工业中国而斗争”的标语也揭示了这家“共和国第一钢厂”未来所担负的最为重要的使命!
“那时候,一提鞍钢,都翘大拇指,是老大哥。国家也厚爱,集全国的财力和人力建设鞍钢。”鞍钢集团原总工程师,长岭超过40年的老鞍钢人龙春满曾回忆说。
正是在这座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钢厂,诞生了新中国钢铁工业史上一个有一个的“第一”:1953年10月27日,第一根无缝钢管在鞍钢诞生;11月30日,第一根重轨在鞍钢问世;12月19日,第一座现代化鞍钢高炉7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一五”期间,鞍钢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生产基地。
1949年到1952年期间,鞍钢累计生产生铁211万吨、钢191.9万吨、钢材109.9万吨,分别占当时全国产量的45.9%、63.58%、46.83%。可以说,当时新中国建设的一半以上所需钢材是鞍钢供应的。
1960年,鞍钢达到其荣耀的顶点。这一年的3月22日,毛泽东称赞了鞍钢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上的探索,并将他们的经验称为“鞍钢宪法”——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业企业的指导方针。
此后的鞍钢经历了10年文革浩劫、经历了改革开放,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前,鞍钢都一直是钢铁业“中国最大”、“中国第一”光环的所有者,并让数代鞍钢人至今为之倍感骄傲和自豪。
中国钢铁业摇篮
如今的中国钢铁行业可谓群雄割据,但若追其历史,今日中国钢铁业的不少巨头都可谓与鞍钢都渊源颇深。在宝钢、武钢、包钢、太钢、水钢……全国的各大钢厂仍可以听到东北口音,看到鞍钢人的身影。
作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鞍钢在为新中国提供了大量钢铁产品支持工业建设的同时,也为全国各地的钢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持。
1954年,作为“一五”计划的重点任务,国家决定建立包头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公司,按照当时的设想,他们将和“鞍钢”一起成为三足鼎立的大型钢铁基地布局。
根据当时冶金部的安排,鞍钢几乎承担了包钢和武钢最初的所有的人才培养和输出计划。仅仅是支援武钢,鞍钢就调出了2900人。而为了筹建包钢,鞍钢不仅抽调了许多技术骨干,还提供了大量的钢材和设备。此外,在此后的多年时间里,鞍钢也一直都承担着这两家钢铁集团的人才培养和干部培训任务。
1966年,为支援三线建设,鞍钢人再次响应党的号召奔向国家边远穷困地区,在四川渡口(现在的四川攀枝花市)和贵州水城(现在的六盘水市)分别建起了攀钢和水钢。为援建水钢,鞍钢一下就抽调走了5000多人。这些人大都年龄在30-40岁之间,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几乎是举家带口迁往当时可以说是穷山恶水的贵州水城,并在当地扎根下来。
而即便是今日已经取代鞍钢成为钢铁行业“中国最大”的宝钢,在成立之初也有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来自鞍钢。
对于今日的鞍钢人来说,虽然“中国最大”的头衔已然无奈易主,但“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却依然是独属于鞍钢的美誉,铭刻在中国钢铁工业史上。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谢岚
编辑:
wang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