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旱造成大面积粮食绝收 坊间频传粮价将上涨(3)

2010年04月01日 06:40时代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市场短板

作为民营企业的老总,赵毅只能眼巴巴地看着142万吨粮食从各地运往灾区:“这个活,现在只能是由国有企业来做,而我们连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没有。”虽然号称国内规模最大的粮食综合深加工企业,但在与国有企业竞争时,中稻股份还是会遇到“不公平和不透明”等烦恼。

“国家要把部分储备粮调出来,保证居民消费的供应,这很好。但这种机会,我们民营企业是无法参与的。”赵毅无奈地说,“因为国家不会公开竞标,也没有采取市场公开的方式。”

“现在这个月份,虽然西南大旱,但我们厂加工的东北稻米的价格是倒挂的。也就是说,现在卖出去的大米,企业是没有利润的,我们获取利润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7-9月份。”赵毅说,“在那个时间,库存会相对较低,再加上粮食也没到收割的时候,容易出现供应不平衡,品牌比较好的企业的利润能达到6%-8%。”

赵毅的另一个烦恼是,国家对粮食的管理往往会让他的企业吃亏。“现在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我们在收购的时候国家会鼓励价格往高走,让农民多一些收益。当我们收购完毕了,面向消费市场的时候,又会有一些政策让消费者得利。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我对此表示理解。但是否能有更科学的方法,让我们也得到更多的利润?”

“我认为,政府对农产品价格不要有太多的干预,基本上要让市场来运作。”崔晓黎说,“目前国家对粮食的态度还是有点保守,怕国家一旦缺粮时,拿不出粮食来。”

在我国,主管粮食的部门多次更迭,先是由国家粮食部主管,后来一度转向由商业部负责,现阶段由国家发改委负责,下设国家粮食局具体管理。“现在,40%的粮食都控制在国家手里。”崔晓黎说,“现在对粮食价格的引导权在政府,发改委、农业部、统计局都有网络平台,不断地发布价格信息。它们机构虽然很权威,但无法及时真实地反映市场价格。”

“仅仅依靠传统的统计和预测,是很难给农产品定价的。比如今年玉米产量多少,全国有数十个机构都在作这种调研,没有一个是完全准的,都只能说是推论。但数据的准确性对指导下一年的生产和价格走势有很好的作用。政府如果能把期货的功能发挥得更好一些,对农产品的价格就可能会有很好的预估和判断。”赵毅说。

目前,我国有郑州、大连和上海三大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可以就相关农产品和粮食进行期货交易。但在专家人士看来,目前我国的粮食期货市场还不够完善。

“因为粮食产量的30%-40%、市场消费量的70%-80%都控制在国家手里,所以我们的粮食期货市场都是在看国家,特别关注国家粮食局的动静。”崔晓黎说,“我认为国家不应该控制这么多,粮食都在你兜里,你说了算,这不是市场化,这样粮食市场没法运作。”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相关专题:

罕见旱情侵袭15省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wangk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