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进入中度老龄化 空置房应适量转为养老机构
本报讯(记者 孙颖)“城里养老条件好,难在没床位;农村养老空气好,难在条件差;身有病残不自理,难在无处收;退休工资收入低,难在价位高……”这是北京市养老机构现状的真实写照。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提案委员会为此组成专题调研组,围绕养老机构的有关问题展开调研,并提出14条建议。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226.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2%,北京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中度老龄化·发布
开展养老护理保险试点
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在向市政协委员们汇报时透露了北京市下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化进程的计划。
北京市将继续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继续实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正常调整制度,研究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福利养老金科学增长机制,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探索开展养老护理保险试点工作。
健全计生家庭老年父母奖励辅助
北京市还将完善老年人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实现社会救助从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高龄津贴制度和百岁老人医疗福利制度,健全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社会保障和奖励辅助制度。
设施建设有望纳入绿色审批通道
北京市还将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研究将养老设施建设项目纳入绿色审批通道,切实提高养老床位使用率,积极盘活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在年度土地供应中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标。
建立养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机制
北京市将建立养老服务评估监管机构,在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接受政府购买服务实行适度普惠的基础上,建立特殊老人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和服务需求的评估机制,研究低收入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接受养老服务的补贴制度,建立养老服务绩效考核和评估机制,对养老服务商、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养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机制。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孙颖
编辑:
wang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