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姚劲波:创业应该趁早 敢于投资自己并坚持自己理想

2011年11月18日 11:12
来源:凤凰网财经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我做58同城六年的时间,最开始几乎没有人使用的网站,现在成为每天超过千万人使用的网站,我们在全球网站排在70多位,中文网站排在前20位左右。我们当时选择的领域也是一种创新,当然可以说走在美国的后面,但在中国市场,在消费者看来我们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在我们出现之前要发布信息,需要选择报纸,需要求助身边的朋友,我们这个网站出现之后可以使用这个平台免费的满足他的需求。

我刚刚讲的创新也好,不一样也好,是说相比这个市场上目前市场上能够找到产品是不一样的,而不是说一定跟全世界没做过的事情,或者美国没做过你来做。而是说用户感觉这个东西从来没有遇到过,从来没有发生过,是一种新的模式,这是一种创新。58在生活服务领域,这个行业在大变革,我想这个行业发生了什么事情,首先团购,团购在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大概算过,团购中国的从业人口有多少,中国有超过一千个团购网站,每个网站算100万个人,是100万个人在从业,我估计没有100人,但是50万人左右是有的。团购这个行业在过去的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中国有40、50万人口从事这个行业,在教育商家,让商家理解。互联网上可以把你的服务卖出去,原来是没有的,原来没有人在互联网买SPA,买餐饮,也就是最近一年,去年的5、6月份到现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50万的从业人口把商家教育了,说互联网是可以帮助你销售获得客户的。这是一个变化。另外我们用户去商家消费只有一个手段,拿到一个短信,拿到验证密码,去商家验证消费。我们当时想商家有多少人有电脑的,当时我们随便抽样做了调查,在北京有50%。但是一年过去以后当我们再去做这个调查的时候,就短短一年的时间是95%,20个商家不管大小从理发店到成都小吃,20个商家只有一个商家没有电脑的,一年发生这样的变化。商家在收银台原来放一个响的机器拿出一个票给你。现在收音机的旁边全部有电脑是可以上网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其实这个行业还有很多变化,比如说消费,在过去的五年,中国的第三产业是消费产业,我们每个人在外面消费发生的费用可能翻好多倍,我不知道是多少倍,有兴趣可以统计一下。原来我们的父辈,或者倒过来到十年前我们几乎是不在外面吃饭的,我们不SPA,我们不去外面洗脚,除了理发以外,是不消费的。最近这十年消费,我们工资里面很大一部分是用消费的,是用本地消费的。这个消费也变大,消费变大的同时,实际上所有商家竞争也在变的更激烈,闲置的资源在更多。比如一个餐馆可能有50%的资源是在浪费的,或者一个电影院里面很多时候就我一个人在里面看电影,这是资源的闲置,这种闲置的资源在变多。另外手机上网,上一波SP的热潮2004年,我们以为那个是手机上网,我们现在发现真正的手机上网刚刚开始,原来我们下载一个短信,Web浏览一个网页而已,现在用的宽屏幕手机,手机几乎跟电脑一样。不只是坐在办公室白领用手机上网,很多甚至我们父辈,甚至原来几乎没用过互联网的用户都在手机上网,这是一种变化。还有一个变化所有都市里面的白领生活压力是加大了,他们希望利用互联网消费,希望利用互联网让他们生活的压力变的更小。这也是一种变化。

在整个生活服务这个领域是在一个大变革的环境里面,机会是特别多的。58我们定位做一个大的生活平台,我们用户想到58的时候想到的是轻松,用户在这里的问题能解决。但是我们永远不可能钻到特别细的领域解决特别细的问题,因为生活服务不像商品,不像淘宝一样可以做好一个购物流程解决所有的问题,生活服务、餐饮跟SPA跟摄影每个行业的流程、定价都不一样,我特别希望生活服务领域有更多的人进入,把很多细分的服务做的更好,58跟他们合作,总体向用户提供一个特别好用的平台。我自己都忍不住想跳到这些平台,比如短租、租车这个平台,因为58的定位我们放弃掉很多垂直领域做的更深的机会。但这个领域我认为是创业最高的领域,第一它在高速增长,第二离现金是比较近的,不像纯粹做互联网收入模式想不清楚。我希望在座各位创业的话可以考虑一下生活服务的领域。

这领域最近开始变的浮躁一点,最近出来O2O的概念,把互联网的线上用户到线下去,当这个概念出来我知道这个领域创业的黄金时刻正在慢慢的过去。因为很多人原来不注意这个行业,突然出来O2O的名词特别看好这个行业,其实行业还那么大,不会因为出来O2O导致用户因为O2O所以多消费O2O的产品,都不会,只会让创业者变的更多。如果这个名词O2O的名词变的越来越热的时候,对创业者来说反而不是很好的现象,所以就抓紧进入这个行业,我相信生活里面的服务创业在未来的三年,今年是2011年到2015年会达到一个顶峰。我们知道最近在美国,美国基本上互联网应用在中国领先三年,支付的方便程度领先三年。今天美国火的事情三年以后在中国才会火,如果说现在因为美国火了的东西,美国跟着火的话,创业需要做好,要坚持三年的准备的机会,坚持三年的准备。因为这也是一个贝伦,你完全可以等这个行业爆炸的时候再进入,还是说跟着美国火的时候,因为中国是在美国三年前就进入。但是如果你不进入的话可能三年以后这个行业真正成熟起来爆炸的时候就不是你的,这为什么中国创业比美国苦的原因。中国我们知道美国任何一个新的模式,一个公司出现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公司在同时间跟进。比如说美国只有一个推特,但是中国新浪有、搜狐有、网易有、腾讯有。当美国出现一个模式的时候,在成长阶段其实是没有人看好的,只有长到特别大的时候美国人才认可这是一个好东西。美国人知道做的很大的时候不会做一样的东西了,当这个模式传到中国的时候所有人知道这个模式是成功的,几乎所有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所以中国会有很多人会一拥而上去做一个拷贝的事情,这个反而对中国的创业者是不利的,加大了创业的成本,降低了创业的成功率。

但是在生活服务这个领域我觉得不会这样,因为服务的领域机会是很小的,都是很小的一些机会,往往不像互联网的一些大的机会一样,那么多竞争对手在里面,所以在这里如果创业我推荐在生活服务领域。

另外给大家四个建议,我也是这么多年得出的一些感受。第一个如果说你真的想创业的话,应该趁早,早点进入。往往你想的想法跟你最终做的事情不完全一样,你越早进入,你越早适应你的想法到底是不是市场接受的,你有更多的时间去试错,去纠正你的想法。

第二个是投资自己,很多人创业甚至是自己不愿意冒任何风险的,不愿意自己拿钱出来,甚至不愿意把自己的资源用上。真正的创业者是非愿意投资自己的,我第一次创业是把自己的房子卖掉才做的。所以如果说想创业不愿意投资自己,不愿意冒任何风险基本没有任何机会的。

第三创业的时候第一天开始要组建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在你视野范围内你认为最棒的团队,这是我个人回想犯的错误,当时创业团队就我一个人。其他人都是我招聘的,我知道我的技术不强,我的市场不强,我也认识做技术,做市场很好的人,当时我没有下功夫把他们说服加入到这个团队里面。导致创业的前景比较累的,给大家一个建议现在再去创业的话不管做任何事情,比如我知道技术最好的人在百度,我一定把百度的人找出来说服他跟我一起创业。如果创业的时候如果你要准备五个人,你要找五个方向最优秀的人,是你能够注意到能够想到最优秀的人跟你一起创业。

第四点是坚持自己的理想,58做到现在刚开始特别艰难,没有人投资,我当时想法是尽快盈利,当时我在北京做了一本杂志,叫生活圈,做的还挺大,我们是把北京分成26个板块,在每个板块发行一本杂志。比如望京我们叫望京生活圈,把望京本地的商家上面登广告,我们也做成了,但是至少让我们耽误一年时间,我们的团队被证明是不适合干传统媒体的。我们发现半年以后当我们回顾的时候发现我们钱烧的速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在提高。突然有一天彻底把这个团队关掉,我们把所有的人转移回互联网,其实就算我们做传统媒体的时候互联网在增长,至少耽误我们一年。我从来没有想过做传统媒体,现在看如果当时我们不做这件事情,至少我们抢一年的时间。所以创业的时候给大家一个建议,不管多么艰难,不要去走回头路,坚持自己的理想。四个建议,第一创业的时候快点下手,第二个敢于投资自己,第三个组建最好的团队,第四坚持自己的理想。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wangkt] 标签:创业 中国 美国 机会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