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研中心副主任:各国可考虑构建国际排放权账户
本报记者 孙 雷北京报道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日益临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9月24日提出,为改变全球碳减排推进缓慢的现状,各国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国际排放权账户的方式,构建全球减排责任体系。
刘世锦在“低碳经济:行动与国际合作”国际会议上作上述表示。“这样《京都议定书》才更具可操作性。”
按照国研中心研究小组设想,全球各国可以首先确定未来某个时点温室气体总量控制指标,然后按照该目标确定各国排放权账户,各国在该时点到来时实现各自账户平衡。
“国际排放权账户”
“国际排放权账户”的解决方案,源自对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现状的担忧——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移非常有限,不同国家集团间减排额度上争议很大,即使达成协议,具体执行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刘世锦指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个“度”的问题,一旦排放空间成为稀缺资源,“谁排放多少”,即排放权分配就与“发展权”挂钩,成为一个经济问题。
然而,全球没有统一权威的减排标准估算,没有在此基础上减排任务的明晰分担。
有鉴于此,国研中心研究小组首次提出,可以考虑以“人均历史累计排放”为基础,将其与各国实际排放数据相比较,建立各国排放权账户,确定各国账户的赤字或盈余。
刘世锦解释说,之所以以“人均历史累计排放”为减排最基本的尺度,一方面这一数据全球有公认权威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也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特性有关。
与其他资源产权分配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特性在于,存在全球范围分布的均质性,长期的滞留性。目前大气层存在的部分CO2,甚至是工业革命时期排放的。
各国建立排放权账户后,当前进行排放权贸易计划(BTS)、碳税、混合模式、排放管制等,都可以纳入各国排放权账户核算,可以核算为货币量。
“最终目标是达到排放权账户平衡,基本途径是内部减排和排放权交易。”
全球减排责任体系新激励
国研中心研究小组统计了1751年-2005年全球70多个国家人均历史累计排放的情况,其中,美国账户余额按照每吨碳85美元的标准,有6万多亿美元赤字,中国则有3万多亿美元盈余。
刘世锦指出,这一解决方案,目的不是让每个人排放同样的碳,而是建立竞争机制,在可交易情况下,实际碳排放将更多向碳排放产出生产率高的国家转移,进而激励提高碳排放产出生产率的竞争,推动相关技术进步和新增长点的形成。
而这需要全球集体行动,达成共识,签署协议,确定治理结构、监督核查机制等。
研究小组认为,这一解决方案,可以让人类社会在减排前提下实现持续增长,竞争推动的技术进步将使碳交易价格逐步下降,从而使未来的全球减排成本总体上降低。
按照这一思路,中国也可根据上述原则建立自己的排放权账户,并根据未来增长趋势形成中国的减排目标和路线图。同时,在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也可以按相同原则建立各自排放权账户。
刘世锦建议,国内应积极推进行政区划和企业间的排放权交易。近期可考虑在一些交易机构(比如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开展节能指标交易。
在他看来,通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特别是较大范围的使用新能源技术,有可能在中国的排放权账户不出现赤字的情况下,度过排放高峰期,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并使减排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刘世锦分析认为,2030-2040年,中国将进入碳排放的峰值期,如果解决的好,峰值可能会比较低,中国可能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本报记者王世玲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