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上市少林寺(3)
取与舍,进与退,争与弃
亲近释永信的人说,萦绕在方丈心中的烦恼,从来就不是“该不该商业化”、“该不该做公司”,而是“如何平衡商业与信仰,影响力与神秘感”。
那么,这一过程中有没有错误?
“诸如给手机开光,9999元售卖武功秘籍,以及把互联网论坛搬进藏经阁等,其实很多人不清楚来龙去脉,不是少林寺做偏了,而是合作方做偏了结果把少林寺也带了进来。”
一个让人发笑的插曲发生在2009年12月。
网上突然爆出“泰拳王挑战少林功夫”的新闻。诸如神目杀、拳灭风、屠龙肘等五大拳王,从名字上看无不像从武侠小说里走出来的,对方来势汹汹叫嚣“灭少林”,秒杀中国高手。
这般“无厘头”的挑衅面前,少林自然选择了沉默。但没过多久,网上又突然爆出“少林不应战,峨眉掌门主动请缨。”——炒作痕迹一览无余,但公众的质疑,往往还是会把少林牵扯进来。即便它也是个受害者。
吃一堑长一智,如今的释永信非常注重自主权。无论哪家企业前来谈合作,他牢牢抓在手里的纲,永远都是是否有利于少林文化传承发扬这根主线。
钱大梁掌舵的实业公司一旦遭遇前来寻求合作的项目,他会组织人手立马评估。参与评估的除了精通商道的方外之士,也有穿着僧袍的寺内精英,等到他们形成初步意见,再将思路提交方丈,释永信则代表少林寺传承人做出最终抉择。
能够集中体现释永信商业创意的是“少林欢喜地”。千万不要以为它只是个坐落在少林山门左侧的普通小店,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少林僧人的日常生活,同样也可买到各种佛教产品。一双划了六条线的布鞋,叫作六度轮回鞋,售价238元;一本印有金刚经字样的笔记本,售价38元……
此外,释永信对入世尺度的拿捏,在少林素饼的开发上也可得印证。
三年前,一个香港人想拿到少林寺的授权,开发少林素饼。他连续两年拜访方丈,结果弄得释永信见了他就躲。两年后,释终于答应将素饼授权给他,结果香港人用了一年时间,让素饼的销售额在不打广告的前提下突破了一个亿。
于是,他又找到释永信希望能在少林寺里有个殿堂,并以少林的名义稍微做做广告。双方僵持不下,释永信死活不答应,“如果对方再坚持,少林寺索性就退出了。”
“要想短平快地变现少林寺的品牌资源,有很多方法。少林寺要想利益最大化,根本不用走现在的路子。”
释永信说,少林寺的出世、入世,就像一条船,一半在水里,一半在水上。在时代的潮流中,避世已避无可避,而在商业社会,入世又不得不与商业打交道。在走过官府供养、僧人种田自给之后,他要对少林寺的下一个1500年负责。
当初在接受师傅衣钵的时候,师父对他说:“你有慧根,希望你能像慧能方丈一样发扬禅宗,光大少林。”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不知释永信心中是否真能“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编 辑 叶江南
E-mail:fl@caistv.com
采访花絮
三顿饭与三个视角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体会一些方外之士对于少林寺的感情。
在郑州河南面馆,钱大梁反复强调着释永信这些年的不易。“一个大家长要管300多名弟子的方方面面。他也可以找个山洞一辈子清修,但他必须要为更多人创造一个好的清修环境,世人现在不理解他,总想着僧人就应该过两千年前的生活。这其实是对禅宗最大的误读。”
有一次,一位前来拜访方丈的人执意要送他一部苹果手机,客人走了,释永信立马转手送给钱大梁。“要是方丈用这个手机,第二天不知又要被炒作成什么。”还有一次,有人建议释永信去网上开博客,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钱大梁说,我先去试试,免得又把方丈害了。
即便白天应酬太多,释永信现在依旧坚持晚上十点睡觉,第二天四点起床到禅堂坐禅。
第二顿饭是在少林寺。少林寺虽然游人如织,但是僧人居住的地方是一律不对外开放的,房间两个人一间或者四人一间。
接待记者的严开法师执意要请记者吃饭,四个素菜一个汤。打包时,他只要了一个塑料袋,然后把所有的残羹剩饭全部装进去。严开在德国的少林中心待了四年,他说,现在国内国外很多人打着少林旗号招摇撞骗,但现在少林的僧人只有300人,我们哪有时间干这些呀。
第三顿饭是在少林寺对面的农家乐。农家乐的老板开一部奥迪A4,显然,当地人因为少林寺确实发了财。记者问他们,和尚有钱吗,他们回答有。“你怎么知道有?”“现在的和尚出门全都坐飞机!”
释永信说,如果把现代化比作潮流,佛教就是一条船,要面对潮流,把握好方向,明了该干些什么,不该干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稳当地航行在潮流之上。水涨船高,而不是像鱼一样被冲走……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樊 力
编辑:
li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