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期货暴涨 13只股有望冲击涨停(2)

2010年10月11日 10:40国都证券 】 【打印共有评论0

进入国都证券机构主页>>

国储糖创纪录投放降温有限 广西糖价首破6000大关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李亚蝉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历史新高":从金价创历史新高伴随着铜、铝等大宗商品的凌厉上涨,到9月的棉价创历史新高引发的农产品上涨预期。虽然国庆长假期间,海外市场的农产品期货出现震荡走势,但在国内现货市场,这种上涨的趋势已经初现端倪。

10月9日,全国食糖现货价格指数历史性超越6000元大关,达到6062元。业内人士分析,这种现象或许与异常气候造成的减产有关,但也有市场分析认为,在通胀预期升温的背景下,一些从楼市撤出的炒作资金,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方向,而农产品,有可能成为他们的新目标。

农产品将深化商品牛市进程 四季度金属具备创新高潜力 美国农产品价格大涨的缘由 棉花急剧上涨 市场高位风险加剧 [国内期货行情] [持仓分析系统] 2009/2010年榨季生产的食糖目前已接近销售尾声。不过,从目前来看,即将上市的新糖并未对一路上涨的市场起到"降温"作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的产糖区广西的生产厂商和现货中间商的报价已突破了每吨6000元,每吨上调90~110元。

白糖价格持续走强

经历2008年的罕见低位后,国内糖价从2008年底开始触底反弹。作为国内主要产糖省份之一的广西,糖价从最低约2700元/吨,连续上探至3000元/吨、4000元/吨,至去年底突破5000元/吨大关。此后,全国糖价一直维持在高位。

今年11月,白糖新榨季即将开榨。但即将上市的新糖并未给持续火爆的白糖价格 "降温"。10月8日,广西糖价再创新高,5950元/吨的现货中间商报价,刷新广西食糖有价格记录以来的最高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10月10日)从中国食糖网看到,广西南宁和柳州的生产厂商和现货中间商的报价继续上涨。其中,南宁生产厂商报价6040元/吨,上调90元,现货中间商报价6080元/吨,上涨100元;柳州生产厂商报价6050元/吨,上调100元,现货中间商报价6030元/吨,上涨110元。

据了解,作为全国最大的产糖省区,广西的产糖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广西糖价一直是全国糖价的风向标,广西糖价上涨,各地也跟着涨。从全国行情来看,西安、上海、哈尔滨等城市的食糖报价均已超过6000元/吨,处于历史高位。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糖价持续走高除受国际糖价持续上涨和国内外灾害天气影响外,还面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月饼和其他糕点的需求量增大使白糖用量增加等因素,这对糖价持续上涨有一定推动作用。

自然灾害引致原料减产

广东恒福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福糖业)一位负责人黄先生认为,即将上市的新糖对 "高温"糖市的"降温"作用有限。"受自然灾害影响,国内食糖原材料减产,预计明年的食糖仍然比较短缺。此外,从目前来看,各种农产品涨价也比较严重。"

在糖价持续走高的今年,也是我国投放国储糖最多的一年。据了解,我国在2009/2010榨季预计投放国储糖总量为200万吨,同比增加60%,投放数量之大、次数之多是历年少见。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即决定,投放今年第八批国家储备糖,为数24万吨。

但国储糖对走热的食糖价格也"降温"乏力。相关数据显示,各地食糖价格持续走高的同时,今年国储糖竞卖平均价由4月底的4945.52元/吨涨至8月份的5417.69元/吨,上涨8.7%。

此外,截至9月底全国尚余31万吨的食糖库存。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显示,2009/2010年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073.83万吨,比上一制糖期少产糖169.29万吨。截至今年9月末,此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1042.13万吨,累计销糖率97.05%。恒福糖业表示,集团的白糖目前已全部销售完。

没有销售上的压力,持续走高的糖价恐怕难以平抑。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经历连续两个严重短缺的榨季后,2010/2011榨季全球食糖库存量不可能在短期回复,良好的基本面将支持糖价上扬。

受乐观的糖价走势影响,不少业内人士预计,甘蔗等食糖原材料的今年价格也将上调。在下游,糖果业正面临原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涨价压力。

ChinaSugarIndex(简称CSI)食糖现货价格指数选取国标GB317-2006一级白砂糖为样本,采集29个省(市、自治区)的35个食糖主要产销区每天的现货价格(该29个省区占全国食糖产、销量的90%以上),加权平均后每天生成全国食糖价格动态点阵指数图。每个地区的权重系数根据该地区的产量、销量、辐射范围以及其他因素科学合理分配。

棉花期价急剧上涨 市场高位风险加剧

作者:东证期货 鲍红波

国庆节前后,棉花期货上演跌停涨停行情,国际棉价则达到15年来新高。新棉上市不畅、国际市场出口紧张等引发市场供应担忧,国内棉价达到22000元/吨以上。但新棉上市压力、政策调控以及多头获利了解将会给市场带来压力,预计棉花期货将进入高位回调走势。

2009年美国、中国棉花减产导致供应紧张,库存缩减、纺织业出口回升,消费刚性推动棉花价格大幅上涨。从2008年11月份开始,棉花价格持续上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期货价格从10000元/吨上涨到20000元/吨,上涨了一倍多,随着价格的急剧上涨,棉花市场风险也与日俱增。

农产品将深化商品牛市进程 四季度金属具备创新高潜力 美国农产品价格大涨的缘由 棉花急剧上涨 市场高位风险加剧 [国内期货行情] [持仓分析系统] 根据10月份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供需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美国棉产量较上年度增加145万吨,增幅为54%;印度棉产量增加60万吨,增加12%;全球棉花产量增量达330万吨,增加15%。

2009年中国棉花产量696万吨,减少102万吨;2010年中国棉花产量685万吨,产量继续下降10万吨。2010年中国棉花产量连续两年减产,因低温天气播种期推迟、生长期低温降雨天气影响了棉花生长发育,减产则导致市场的供应担忧加剧。

9月末,国内新棉开始陆续上市,棉农看涨惜售心理较重。国庆期间,山东德州籽棉收购价基本稳定,平均5.20元/斤左右。据反映,当地2010年受8月连续强降雨影响,棉花品质下降,衣分偏低,普遍在37%左右,比往年低2个百分点左右。

按目前收购价计算,皮棉成本达到23600元/吨,加工后销往江苏张家港一带为24000元/吨上下,棉花收购加工随销售并无多少盈利。现在棉价居高,棉企自感风险很大,收购积极性不是很高,当地2010年棉花减产幅度较大,棉农惜售心理严重,多观望,实际交售较少。

随着天气转冷,市场即将迎来秋冬季产品销售旺季,作为棉花下游的重要产品----棉纱价格从8月份以来持续下滑,比7月份每吨下降了1000元左右,原料价格的坚挺和产品价格的回落正逐渐压缩纺织企业利润空间。

自从8月上旬国储局决定向市场投放60万吨储备棉以来,截至9月28日,储备棉累计投放62.1万吨,实际成交611600吨,成交率99.8%,完成了投放计划的61%。9月28日储备棉拍卖价格21514元/吨,较此前一日低262元,折328级成交价为22038元/吨,下滑336元。

随着棉花价格持续走高,为了稳定国内市场,保证纺织企业用棉需求,有关部门决定,在前期投放60万吨国储棉的基础上,继续通过竞拍方式投放40万吨国储棉,国储抛棉将缓解现货市场供应紧张程度。

更多数据,请访问凤凰网财经数据中心(http://app.finance.ifeng.com/data/)

相关专题:

农业股迎来牛市行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访问凤凰网科技2010通信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徐昊   编辑: lanln
更多新闻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