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银行股 高盛悲观论调暗藏玄机?

2008年09月13日 13:28南方都市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报告将A股银行股目标价平均下调41%,仅建议买入工行

●内地分析师认为其观点转换太快,过于偏重短期影响、预期太过悲观

本周,著名国际投行高盛在研究报告中将中国银行业的评级从"具有吸引力"下调至"中性",同时调低A股银行股的目标价,平均下调幅度达41%,仅维持工行为行业首选,建议"买入"。唱衰声中,银行股连续几日应声大跌。A股14只银行股的整体动态市盈率、市净率已至历史最低点。

针对高盛的报告,内地分析师持有不同看法。万联证券策略分析师夏育松认为,高盛的观点转换太快,过于偏重短期影响,从中长期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前景并非那么悲观。信达证券分析师郑云鹰则指出,相对来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都比较强,业绩波动幅度较小,而高盛惟独属意工行,可能是因为高盛和工行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Wind资讯显示,高盛集团持有工行164.76亿股,占总股数4.90%.

[高盛看淡理由]楼市低迷及宏观面不确定

9月9日,高盛发布题为《中国银行业》的报告,指出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年度,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疲软将为中国银行业带来潜在危机。如果房地产销售量在2008年第四季度依然低迷,房地产不良贷款将浮出水面,贷款漏洞和担保物价格下跌将导致银行丧失部分房地产贷款。此外,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2009年银行资产质量缺乏能见度,也是影响中国银行业前景的重要因素。

因此,高盛将中国14家上市银行的12个月目标股价大幅调低,其中H股价格平均下调26%,A股价格平均下调达41%.

今年以来,A股银行股的跌幅已超过50%,但半年报显示,14家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平均净利润增长近100%.因此一些机构日前认为,中国的银行股买入时机临近。但高盛的报告论调明显相反。

高盛报告称,由于投资缩减、贸易顺差下降以及政策风险等因素,中国宏观经济增速面临放缓,这轮下降周期中,中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波动率较大的中小银行,2009年的资产质量和息差收入正变得不确定。同时,短期来看,其认为房地产开发商的不良贷款风险正在上升。因此总体调低了银行股未来的业绩预期,高盛将中国银行业2009年和2010年的业绩收入预期,平均下调了6%-7%,其中,中小银行下调了8%-10%.

[内地券商观点]不应单单考虑楼市影响

针对高盛的报告,内地分析师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就高盛为何要在此时抛出这样一份报告,信达证券分析师郑云鹰指出,或有两个原因:首先,银行业的半年报都陆续出炉,上半年的各种经济数据已逐一披露,这时候进行分析判断,更加准确;其次,目前银行业的发展的确将现阶段性拐点。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今年上半年,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部分产业利润下滑、活跃性降低,这种影响从产业传导到银行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对银行业的影响虽然尚未显现出来,但银行作为整个经济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终将受到影响,或许就会在未来一年中显现。

广州万隆证券分析师凌学文则认为,高盛的结论过于悲观,虽然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以及息差减少,但目前银行业的盈利渠道也在拓宽。

结合近期市场表现来看,凌学文还指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招商银行中国远洋等权重股的大幅调整属于"补跌"性质。而实际上,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以基金等机构为代表的金融证券资本与"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两种不同定价估值体系重新寻求均衡的过程。在两种定价估值体系重新寻求均衡的过程中,股价的结构性调整必然会进一步延续。银行股走低应该放到整个估值定价体系调整的大环境中来看,而不是单单考虑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万联证券策略分析师夏育松表示,高盛的观点过于偏重短期影响。首先,从半年报来看,内地银行业的业绩还算不错,14家银行今年上半年平均净利润增长近100%;其次,未来一年中国宏观经济并不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第三,房地产贷款总额,包括房屋抵押贷款,只占商业银行总贷款额的18%,而这一数字在美国高达53%.

因此,综合来看,高盛的预期太过悲观,对中资银行目标股价的调整幅度过大。由于高盛是著名国际投行,其报告结论对市场的影响力比较大,所以高盛的报告和近日银行股的暴跌应该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银行业盈利渠道在拓宽

那么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业绩究竟怎样呢?信达证券分析师郑云鹰强调,在中国,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依然很强,而且政府实施推动增长的政策,因此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是比较低的。而且,目前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业的总收入中占比不大,今后,这一块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广州万隆证券分析师凌学文也认为,目前银行业的盈利渠道在拓宽。证券金融公司正在酝酿中,银行业必将参与其中,其中间业务收入将增加。此外,在未来几个月内,政策放松可期,若国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则可部分抵消因房地产市场低迷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工行被看好理由

房地产贷款质优

高盛在统计研究范围内,工商银行在化解房地产市场衰退影响方面会最有优势:

1、房地产贷款未收回额相对较低,房地产贷款中不良贷款比例较小;

2、从发布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工商银行为A股上市开发商提供贷款的记录良好。

信达证券分析师郑云鹰对工商银行的评判可能掺杂了经济层面以外的因素,因为,工商银行和高盛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工行成为14家中资银行股中唯一被维持"买入"评级的银行。不过,工行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本身的抗风险能力就比较强,而且,同中行相比,工行持有美国两房债券较少,受次级贷风波影响也较中行低,这应该也是一个考虑因素。郑晓琳

■高盛点评13只银行股

建设银行已披露资料显示,2008年上半年,建行向开发商提供的贷款占总贷款额的9.4%,如算上建设贷款,则高达12.5%.然而,考虑到它高水平的拨备前营业利润比率,建设银行的利润率相对来说不易受到不良房贷上升的影响。

招商银行从2004年到2008年上半年期间,招商银行房地产贷款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34%.我们认为,这是令人担忧的问题。此外,招商银行向A股上市公司贷款的记录较差。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这三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比例上适中,近年来的增长也适度,对房地产贷款中不良贷款增长的收入敏感度也适中,向上市公司提供贷款的记录也还正常,维持中性。

中小银行我们的分析认为,在向房地产开发商贷款方面,它们通常采取更激进的贷款操作,同样地,也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此外,在我们看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更易受到房地产不良贷款影响。(记者 郑晓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郑晓琳   编辑: LZY
凤凰网财经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