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监管在保增长防通胀的夹缝中行进(2)
在资本充足率方面引发的关注更为广泛。天量信贷之后,银行资本金消耗严重。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与年初相比,三季度末,大部分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出现了下降。
而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考虑,银监会下发的《关于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将银行互持次级债以补充资本金的道路堵死。
尽管在近期,银监会否认了对大型银行提高资本充足比率至13%的传言,但即使是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不变,明年商业银行要保持现有的信贷增速就不得不考虑补充资本金的问题。
而就在近期,银监会就商业银行年底前信贷审慎风险管理方面也提出,在资本水平方面,银监会一贯参照国际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从逆周期和防范系统性风险角度对商业银行提出要求。
守住银行业风险底线
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亦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银行和国民经济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同时必须贯彻“有保有压”的原则,坚守银行业风险“底线”。
监管层出台如此之多的风险指引,都指向同一个点,守住风险“底线”。
银监会公布的消息显示,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7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本外币负债总额为7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5%。
在银行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双降”。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45.1亿元,比年初减少558.0亿元;不良贷款率1.66%,比年初下降0.76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44.1%,比年初上升27.7个百分点。
数据上来看,2009年,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将是个丰收年。然而,数据背后却是不容忽视的隐忧。今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约29%,同时银行新增贷款接近10万亿元,增幅达32%。问题不在于数字的庞大,而在于这些数字的投向。
这些天量贷款中,有不少流向了房地产、产能过剩的行业。未来经济运行中,如果房价大幅下跌,过剩产能得不到消化,投向这些行业的贷款变成坏账的风险将会增加,届时风险将是系统性的。
从信贷风险爆发的规律来看,风险不会在当年或第二年爆发,因此当年的数据只能评判过去的风险控制能力。此轮信贷中,中长期贷款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此看来,10万亿背后的风险如何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通货膨胀正加速到来。
刺激经济计划使市场充斥着大量流动性,银行放出的天量信贷又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大量流动性,如此一来通胀隐忧开始加速到来。下半年,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正逐渐被吹大,同时11月份CPI也由负转正,所有的迹象都表明,通胀就在当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