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副总编辑董少鹏:三大因素推高新股市盈率
新股发行市场化要靠“发行诚信”
中国股市的基本情况是“新兴加转轨”。所以不能简单的说学习了美国或者我国香港地区等发达市场的一些做法,我们的市场就算是健康了成熟了。解决新股发行市场化的问题,终究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先说两句话:一、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带毒”的社会生活方式,不可能完美或者理想化;二、中国股市目前是一个“文化素质还不太高的小伙子”,它现在二十岁了,但整个市场文化、股权文化,市场约束机制、法律基础,都还很薄弱。
比如说对不诚信的大股东、承销商、保荐人进行惩罚,大家讨论半天,恐怕也想不周全;想周全了,恐怕也很难操作实施。为什么?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法治制环境、诚信的文化环境目前还很不具备。比如惩罚保荐人,他现在还是可以跑到另外一个机构。保荐机构也很难真正倒闭。这个公司倒闭了,可以被收购。目前做不到让个人真正承担无限责任,让公司真正承担无限责任。没有这个基础,就莫谈理想化的新股发行体制。
在现有新股发行制度下,如果说市盈率还比较高,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一个是大的制度环境原因。我国个人投资渠道还是相对较少,投资盈利模式也相对单一,市场层次较少。同时投资者,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散户,都有“行政依赖”。都认为政府管着呢,市盈率定高了也不太怕。这种心态是很严重的。机构也有这种心态,反正是200多家机构参与询价,把市盈率推高了,是把现有的制度框架和政策的边际效应用足。
第二个是文化因素。东方文化特别是我们中国人赌性还是挺强的。反正新股能发出去,反正新股上市价可以再高,这是普遍心态。
什么叫新股发行成功、改革成功?不同的主体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从监管上来讲,发出去了,没出大的社会波动,就成功了;从炒新者来讲,买入抛出赚钱,就成功了;对价值投资者而言呢,要选取一个比较合适的价值区间介入。
所谓“基石资者”,现在实际上还没有,或者说非常少。现在投资者普遍的情形是怎样呢?特别是散户,一般是指望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分配利益,得到保障性利润。他们希望怎么实现呢?就是新股一发就可以方便买到,抛的时候可以让国家托盘,给一个比较高的价格。认购的时候都向他们进行比例倾斜,是这么一种心态。
第三个是市场因素,供需矛盾决定价格。新股发行停止那么久了,一启动,自然价格会推高,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这个市场因素跟我们大的制度因素也有关系。我们的这个市场中上市公司可交易的股票比重还是偏少,虽然股改了,还是有大量的股份不能流通。
完善询价机构的监管,让它更加诚信地报价,我觉得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包括使询价、报价体系更加完善,强化信用。对询价机构诚信和作业质量评价得更加细化,出台一些规范。对荒唐报价或者不负责任报价的 机构,取消其机会,以及处以罚金等等。
但是询价这种方式,我觉得还要继续延续。询价机构通过编制投价报告,通过它研究的这个基础,通过它研究的这个过程,得出一个 价格。它本身付出了劳动,在新股认购上获得一定的比例,这是市场经济传统的办法,还要沿用,当然要跟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我们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我觉得发行新股就是发行诚信,现在大家质疑的还是诚信,这个很缺失。在编制招股说明书的时候,在询价的时候,都有一些涉及不诚信的情形,但是制约手段有限,无法通过量化稽查。那么怎么办?虽然现在诚信不能量化,但从今天起就要有一个诚信的评估体系;让三年以后对这样的机构,对这样的人,就像银行征信一样,可以达到未来市场建设的一个作用。
最后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买者自负的原则,或者这种市场文化。当然由于新股发行有这种行政的依赖的情况,那么一旦破发,或者是股价大跌,那么大家还是会找监管者。
刚才有专家也提到“卖者自负”,实际上真正实现“买者自负”和“卖者自负”之后,行政色彩自然也就淡出了。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说新股发行市场化,是打造新股诚信的一个长期过程,是需要持续不断的来努力的。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hanf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