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云:成功的品牌是靠长期的积累

2009年09月06日 17:47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网财经讯 2009年9月4日,第五届“2009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大会邀请全球知名品牌与本土品牌的决策者进行深度交流,探寻最佳的品牌价值管理理念、途径和方法。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直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蒋青云接受了凤凰网的专访,他表示,成功的品牌是靠长期的积累。

以下为本次专访文字实录:

凤凰网: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破坏中创新”,我想问一下,您怎么看待在“破坏中创新”这句话,还有现在是经济经济危机中,很多企业谈到建设品牌,您觉得这个经济危机对于企业的品牌战略有哪些影响呢?

蒋青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其实在“破坏中创新”如果光这两个字来讲的话没有问题,而且破坏就意味着创新的机会,问题在于我们今天是谈品牌在“破坏中创新”这样的话,就会感觉有些矛盾,为什么呢?绝大多数成功的品牌是需要长期的继承、积累,它很难称得上是有破坏的。

也就是说如何要把这两者协同起来,实际上今天大的变革条件下面,特别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下面来讲的话,中国企业可能有了一些创新的机会,中国企业本来可能是需要正常的按照国际化进程,慢慢去考虑到它的品牌问题。但是由于经济危机,可能有些机会的出现,给了中国企业更多的一些压力,你可能要从品牌建设的角度上去考虑。

从战略上来讲,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第一个,不少原来中国的企业从事于国际贸易这样一个业务的,由于国际市场的不景气,所有这些外贸公司它就急切需要把市场转化到国内来。原来做外贸的时候比较多的是依赖于国外代理公司的品牌,它实际上做的OEM,那它转成国内市场的话,一下子就觉得没有代理公司了,也没有品牌,它需要从头去做品牌建设。

这方面应该说国内有不少的例子,据我所知的话,比如说浙江有(贝发 音对)集团,做文具的。它原来依赖出口,后来在这样出口不是非常好的情况下面,它回到国内来,它开始通过连锁店的建设跟奥运结合起来,来做国内的品牌,这是一类情况。

第二类情况,就是说中国一些垄断性的企业,由于国际性的经济危机,使得很多国际的大公司出现了问题,中国的垄断企业一下子走到了全球的前几名。比如说全球大银行排行榜一二三四名,都是中国的银行。

这些银行它有了这么大的市场地位以后,实际上它的品牌是非常弱小的,它如何把这种重要的市场地位、市场力转化为品牌力,转化为对客户的影响力,这个可能是需要摆在他们面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他们是不为人所知的,现在突然成了全球第一了,那它们的压力就比较大,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种情况我们的很多制造业,在整体性的经济危机条件下面来讲,市场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需求不足所以它如何通过制造业转化为通过服务,通过服务来增加它的价值,通过服务来完善它的品牌建设,这个可能作为制造业来讲是比较关注的。

第四种情况,我们今天大的背景下面,其实不光是经济危机,还有处在转型阶段的,比如说消费者的变化,互联网不断的影响。相当多的我们叫实体性的品牌,它也考虑如何虚拟化生存。所以我觉得从四个方面来讲,都是在当前特定的条件下面,中国企业品牌建设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关专题:

2009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uqiang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