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后危机时代消费如何引领增长(2)

2009年12月29日 00:15每日经济新闻 】 【打印共有评论0

据了解,继义务教育学校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改革之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将从2010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同时,央企高管薪酬制度细则也有望于2010年出台。

高基尼系数有望缓解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薪酬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湘泉表示,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其中,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财产仅占1.4%。

他还表示,从1978年到198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稳定在0.16的水平。而从1984年开始,基尼系数一路攀升,到2007年已达到0.47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十分突出。

这种状况有望在未来得到缓解。上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继续做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作,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狄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国的收入分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居民收入的比重低,收入增长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二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三是制约公平分配、不利于普通劳动者收入合理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狄煌表示,我国还存在居民消费支出预期不佳、支出压力大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如,资源价格持续上涨,老龄化社会下的养老、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房价不断攀升等。这不仅打击了消费信心,限制了消费支出,也扭曲了消费结构,阻碍了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社保制度将陆续出台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台。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表示在即将开展的新农保试点中,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55元)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与城市相比,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十分不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负担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了解到,随着制度细部设计的逐渐完成,《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已于近期出台。

狄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健全中,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基本支撑下,社会保障制度将成为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配套条件。

人社部于2008年5月发布的《2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3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884亿元,增长率为26.7%。基金支出合计9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7亿元,增长率为25.8%。

刺激消费 城镇化将成新的“引擎”

 “城镇化”的提法不是第一次,但这次可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同时,“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让农民进城。聚集劳动力,不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可以释放大量的消费潜力。”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加强中小城市发展

现有的鼓励消费政策也正继续加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8项促进消费措施中,除了终止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优惠政策以外,2008年底以来启动的7项重要优惠政策均得以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效果一度受到质疑的“家电下乡”政策不但得以继续实施,还将“大幅提高下乡家电产品最高限价,进一步完善下乡家电产品补贴标准和办法。”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对城镇化进程的加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此举被认为可以大量释放来自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消费潜力。

刘福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收入分配体制、财税政策、农民工收入增长机制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能力的释放。

牛犁也表示,在“保民生、促消费”的政策导向背后,蕴含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这一信号的影响也许更为深远。

劳动力聚集产生新需求

“劳动力聚集越多的地方,越能够产生新的产业、新的工作岗位与新的消费需求。”牛凤瑞向记者表示,与农村相比,城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比较高,拉动内需的作用更加明显。

2009年年中社科院发布的 《城市蓝皮书》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是45.7%,城镇人口6.07亿,每年约有1500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城镇数量从1954年的5400个增加到2008年的19234个。

牛凤瑞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第三产业将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能够产生许多新的消费需求,并有效地拉动内需。

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城市的商业化与货币化程度比较高,住房、交通、通讯、教育等条件相对较好,农民进城后,只要获得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其消费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释放。

农村消费潜力巨大

农村到底有多大的消费潜力?

张元红表示,我国农村的人口多,经济发展较快,具有强大的消费基础。他表示,近几年来,农村消费品的更新换代较快,家电、汽车、摩托车等已开始在农村普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wangf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